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少奇与中原局

刘少奇与中原局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8466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刘少奇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工作期间,从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新四军独立自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事迹,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奔赴中原
1.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建立与豫鄂边区的战略部署
2.刘少奇坐镇竹沟,指挥中原
3.竹沟变成了"小延安"
4.豫南、鄂中抗日武装的统一与中原地区的反磨擦斗争
5.中原局、豫鄂边区党委实施东进战略
6.竹沟惨案
第二章移师豫皖苏
1.千万不要发生磨擦
2.欢迎胡服同志
3.参加十月革命节部队检阅
4.发展华中的指示和决策
5.演讲共产党员在组织纪律上的修养
6.初具规模的豫皖苏根据地
第三章巩固皖东
1.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2.不要小看四、五支队
3.激战周家岗
4.三次中原局会议
5.定远自卫反击战
6.魏文伯当县长
7.半塔集保卫战
第四章抵皖东北
1."必须独立去发展自己的力量"
……
摘要
     第一章奔赴中原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决定撤销长江局及王明长江局书记职务,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化名胡服)任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在竹沟,“坚决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很快打开了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敌后抗日斗争的新局面。”此间,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为中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建立与豫鄂边区的战略部署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对国民党进行诱降,迫使蒋介石反共;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加紧掠夺沦陷区财力物力;在军事上则以主要兵力“扫荡”敌后根据地。美英法帝国主义因为忙于应付欧美紧张局势,开始酝酿制造“东方慕尼黑”,企图出卖中国以求对日妥协。在日本诱降与美英法等国的劝降下,蒋介石动摇,汪精卫公开投降并在南京建立伪政权。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方针,做好对日妥协的准备,设立了“防共委员会”,秘密颁布了《异党问题处理办法》等反共文件,使投降分裂危机日趋严重。在武汉危急,华中战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严峻时刻,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要求全党认真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路线,高举抗日战争的旗帜,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抗战。同时,批判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重申了全党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的方针,把党的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 1938年11月9日,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决定以胡服、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央中原局委员。以胡服兼中原局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中原局建立后,刘少奇根据中原,尤其是武汉外围党的工作基础,人民抗日武装的发动情况和地理特点,决定撤销河南、湖北省委,建立豫鄂边、鄂中、鄂西北区党委及豫西、鄂豫皖、豫皖苏省委。明确规定,沦陷区党的任务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未沦陷区党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武装,积蓄力量,准备抗日战争,支援敌后抗战。从而,在组织上、思想上基本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朱理治、李先念、郭述申、谭希林等一行从延安出发,奔赴中原局所在地——竹沟。到西安“八办”后,朱理治、李先念、郭述申、谭希林先行出发,于12月26日到达竹沟。刘少奇与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带电台机要人员由西安转至渑池八路军兵站,向豫西特委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刘子久任书记。1939年1月初,郭述申到安徽金寨领导鄂豫皖地区抗日战争,谭希林去皖东加强新四军第四支队的领导。 朱理治、李先念等到达竹沟后,立即召开了河南省委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接着,具体实施了中原局关于撤销河南、湖北省委的决定,建立了豫鄂边区党委,朱理治兼书记,向明任副书记,李先念任军事部长,陈少敏任组织部长,王澜西任宣传部长,王国华任群工部长,危拱之任妇女部长,谢邦治任青年部长,郭启卜任秘书长,王盛荣、杨学诚、陶铸为委员。同时,召开了边区党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分析了豫鄂边区形势,讨论了对信阳工作的意见,认为在敌人第一次进攻已经过去,新的进攻将要到来的过渡阶段,党的工作方针,一面是向敌占区发展;一面加紧以竹沟为中心的敌未战区的准备工作,以便在豫鄂边区建立一个新局面。会议决定,加强对信阳地区党组织和信阳挺进队武装的领导,将原设在竹沟的豫南特委迁至信阳,王盛荣任书记。同时,为了加强对军事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边区党委军事委员会,朱理治任主任,李先念、王国华任副主任。为了尽快打开武汉外围敌后抗战的光明局面,使豫鄂边区成为我们反攻武汉日寇的前沿阵地,成为蒋介石妥协投降不可逾越的障碍,李先念在竹沟北窑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化名李威)任司令员,周志坚任参谋长的,下辖三个中队,谭子正任大队长。竹沟干群高兴地唱到: 你也看,我也看, 扶老携幼团团转; 谁要看见李先念, 好像金榜得状元! 1939年1月17日下午,豫鄂边区党委和竹沟干群在东门外广场举行欢送独立游击大队南下大会。天云低垂,寒风飕飕,锣鼓喧天,参加大会的群众蜂拥而至,人山人海。大会开始,陈少敏代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