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第2版)

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第2版)

  • 字数: 2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孙景涛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20089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并描写古汉语重叠类型,发展音义互动理论以构建形成这些类型的机制,以古汉语重叠为证,重新审视一般性的重叠理论并论证若干相关的古音构拟问题。
目录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及研究范围
1.2 理论方法
1.2.1 何谓重叠
1.2.2 如何确定重叠
1.2.3 分析模式
1.2.4 音节理论
1.2.5 区别特征
1.2.6 “字”本位理论
1.3 前人对古汉语重叠的研究
1.3.1 与古汉语重叠有关的研究
1.3.2 古汉语重叠的新近研究
1.3.3 古汉语重叠与联绵字
1.4 上古音构拟
第二章 逆向重叠
2.1 引言
2.2 动词的逆向重叠
2.2.1 辗转:一个逆向重叠之例
2.2.2 基式音节具有[+圆唇]区别特征的逆向重叠
2.2.3 基式音节具有[-圆唇]区别特征的逆向重叠
2.3 动词逆向重叠后变成名词
2.4 衍生形式带有固定韵母*-ag的逆向重叠
2.5 小结
第三章 顺向重叠
3.1 引言
3.2 指小顺向重叠
3.2.1 转指式指小顺向重叠
3.2.2 自指式指小顺向重叠
3.2.3 方言旁证
3.3 摹态顺向重叠
3.4 以*r-(>EMC1-)或“1-(>EMCj-,d-)起首的基式及其对重叠音变的影响
3.5 流音声母*r-(>EMC1-)与*1-(>EMCj-,d-)的交替
3.6 非流音声母充任第二音节声母的顺向重叠
3.6.1 前鼻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6.2 双唇鼻音和后鼻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6.3 喉擦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7 余论
第四章 裂变重叠
4.1 引言
4.2 裂变重叠的确立——据现代方言立论
4.3 中古汉语的裂变重叠
4.4 上古汉语裂变重叠例释
4.5 第一音节的韵母
第五章 接近重叠
5.1 引言
5.2 递进式接近重叠
5.3 重言与印象式接近重叠
5.4 粤语印象式接近重叠与基式陪义的凸显
5.5 印象式接近重叠所表示的“意义”
5.6 印象式接近重叠的来源
5.6.1 基于陪义的印象式接近重叠
5.6.2 基于语音象征性的接近重叠
5.6.3 基于拟声的接近重叠
5.6.4 源自“易音别义”的接近重叠
5.7 接近重叠在上古汉语中的发展
5.8 小结
第六章 重叠类型的生成机制
6.1 引言
6.2 两条原则
6.2.1 响度顺序原则
6.2.2 一音一义原则
6.3 顺向重叠的生成机制
6.4 裂变重叠的生成机制
6.5 逆向重叠的生成机制
6.6 接近重叠的生成机制
第七章 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及全书结语
7.1 引言
7.2 重叠与A/B两类韵母的构拟
7.2.1 变形重叠中保持不变的成分是什么
7.2.2 哈尼语重叠所带来的启示
7.2.3 松紧元音的中古反映形式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7.3 重叠与喻四、定母的构拟
7.4 从重叠看介音在音节结构中的归属
7.5 裂变重叠与方言分区
7.6 全书结语
古汉语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重叠索引
(1)古代汉语
(2)现代方言
(3)其他语言
主题术语专名索引
后记
第二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