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少奇与浙江

刘少奇与浙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851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部署创建新四军苏浙军区,有力抗击日军侵略军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关心浙江建设发展的革命足迹,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作者简介
 
目录
《刘少奇与浙江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部署创建新四军苏浙军区及北撤 日军攻陷浙西后,即把浙西作为其拱卫京沪杭的战略要地,在沦陷区重要集镇建据点、筑碉堡。到1941年,日军已在天目山以北的浙西地区有大小23个据点,驻军3400余人。日军侵占浙西后,这里也成为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重要游击区。1939年1月,浙江省政府在天目山设立浙西行署,它是指挥浙西游击区行政的前方基地。在与沦陷区相交的孝丰、临安、昌化、於潜一带的天目山区,国民党集结了数个师的兵力,同时整顿游杂部队,进行统一训练。各县整理乡镇保甲,重建地方自卫武装。此后,浙西地区渐渐由原日伪控制区变为沦陷区与国统区的边缘地带。 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浙西在内的苏浙皖边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38年1月21日,毛泽东曾设想建立6个长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其中就有苏浙皖赣边区。1941年2月1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中又提出了向南发展的构想,指出:“华中第二个战略中心是江南根据地,又分为苏南、皖南、浙东及闽浙赣四方面,苏南是江南聚集力量的中心,应用大力经营之,……将来应准备出天目山”。浙西地区的中共浙西特委、浙西北特委虽然此时已并入江苏的太滆地委,但党的组织一直在浙西一带活动。浙西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来,逐渐成为日伪、顽与新四军争夺的重点地区。 1943年夏秋,中国敌后战场开始逐步转入攻势作战,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已发起反攻。日军为了改变太平洋战争的被动局面,1943年下半年先后在中国正面战场上发动了赣北、滇西、苏浙皖边等战役。从9月30日开始,日军2万余人分皖南、苏南、浙西3路进攻苏浙皖边。国民党第三战区在苏浙皖边正面战场共有15个团,在数量上对日军占有优势,但均不战退人天目山区,3天内连失溧阳、宣城、广德、郎溪4座县城,继而又失安吉、孝丰、临安等县城。苏浙皖边重又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新四军第一师十六旅和苏皖区党委为了牵制日军,配合正面战场,收复失地,根据“敌进我进”的方针,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领下,于10月初奉命从苏南向苏浙皖边敌后挺进。经过3个月连续作战,十六旅收复了宣(城)长(兴)公路以北广大的农村,开辟了郎(溪)广(德)长(兴)敌后抗日根据地。12月,郎溪、广德、溧南3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年底,十六旅旅部和所属四十八团进驻浙西长兴仰峰齐和温塘村。1944年2月,苏皖区党委和苏南行署机关也迁至长兴仰峰齐,仰峰岕成了苏浙皖边区敌后抗日的指挥中心。 新四军在郎(溪)广(德)长(兴)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引起了日军的恐慌。3月中旬,日伪从芜湖调集4000余兵力,对郎广长地区进行“扫荡”。3月29日。四十八团在王必成的指挥下,在杭村附近伏击,毙伤日伪军70余人,缴获日军1门九二步兵炮。日军为挽回“皇军荣誉”,曾出动大批人马四出“扫荡”找炮,无功而返。杭村一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4年8月3日,毛泽东、刘少奇、陈毅指示华中局:“关于如何使游击战争极广泛地发展到上海周围、杭州周围、沪宁路两侧,使沪、杭两城及沪杭路完全在我们游击战争紧紧包围之中,以便加紧进行这些大城市工作并准备夺取这些大城市。”8月26日,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也指示十六旅:“第一步先占武康、安吉、吴兴之间地区,第二步再向京杭国道以东、沪杭铁路以北、苏(州)嘉(兴)铁路以西发展游击战争”。为了贯彻党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十六旅在取得反“扫荡”、反“清乡”胜利后,即主动对日伪展开攻势。迫使日伪被迫放弃长兴境内12个据点。整个太湖西南岸为新四军控制,从而开拓了南下吴兴、安吉、武康的前进阵地。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军队乘胜追击,歼灭德军200万人,收复全部国土;英美联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东方,美军在太平洋发起越岛作战,逼近日本国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普遍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恢复和扩大原有根据地,并向敌后进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日本侵略军为了最后一搏,避免在其本土作战,决定主动出击,“占据浙东沿海要地,封死中美联络于未然”,极力在中国东海构成强有力的支撑力量。于是,日军于8月开始发动中国东南沿海作战;同时,日军加紧豫湘桂战役,打通大陆交通线,解除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威胁。 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筹划着进一步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部署,作出华中新四军分批过长江向东南沿海发展的重大决策。194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给华中局发出《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总的方针和部署》,指出:浙东部队应“到天台山去发展天台、黄岩、临海、乐清等地工作”,“相机挺进到平阳山区与龙跃汇合,造成该区的扩张形势。”“苏南部队,除巩固现有地区外,工作中心应放在太湖西南岸,沿京杭国道深入天目山,造成过钱塘江与浙东打通的战略形势”。 1944年10月24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