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少奇与上海

刘少奇与上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855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记述了刘少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关心上海建设发展的革命足迹,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作者简介
 
目录
《刘少奇与上海》无目录
摘要
     第一章 从北京到上海 1919年对近代中国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导,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以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为据点,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吸引着像刘少奇这样的有志青年上下求索,不懈追求。 1.从长沙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造成的问题,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会议,并提交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七项希望和联消1915年中日协议及换文的陈述书,不但没有得到通过,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被转交给日本。连参加和会谈判的中国代表都指出,“此次和会条件办法,实为历史所罕见。”但是,北洋军阀政府准备在这一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北京的学生群情激愤。 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学生有32人被捕。事件很快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全国各地学生的响应。5月11日,复旦大学、南洋中学等31家学校学生发起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的学生成立学生联合会,并派代表到上海,以期联合青年学生之能力,唤起国民之爱国心,挽救危亡。5月19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2.5万学生举行总罢课,并发动抵制日货运动。5月26日,上海各校学生宣誓总罢课。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也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自5月19日总罢课以来,学生运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加上他们加紧宣传抵制日货,日本人受到很大的影响,北洋军阀政府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指责,对学生的镇压更加严厉,顿时北京全城军警密布。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宣布戒严命令,宣布解散学生团体,企图以高压手段制止学生的爱国活动,并于6月2日逮捕了在东安市场贩卖国货的学生7人。北京学生联合会立即在2日开会,议决从3日起分三天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演讲活动。 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演讲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6月4日,又有700余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按户动员商号自5日起一律罢市。在遇到店主的拒绝后,不惜“沿街跪求”。6月5日,北京2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天津、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的学生,得知北京军警大肆逮捕赤手空拳的学生,无不激愤,纷纷起而罢课。上海工人自行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行动。6月5日,上海纱厂工人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10日,罢工达到高潮,铁路工人、市政部门工人全休罢工,上海水陆交通全线瘫痪。参加罢工人数前后总计有六七万人。 上海工人罢工后很快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场运动也为中国青年提供了直接的斗争经验,锻造了一批进步分子。 1919年夏天,刚刚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北京,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气氛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十分浓厚。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意气风发。各种新思潮大量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观点在各种刊物上都可见到。身在湖南的刘少奇,自参加过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罢课游行、爱国宣传和抵制日货的斗争后,对北京这个全国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心向往之。于是,他在育才中学毕业后还没等到发毕业证书,就与北京大学的同学取得联系,从长沙赶到北京,并决定争取留在北京读大学。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