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刘少奇与北京

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刘少奇与北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8552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刘少奇与北京》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
作者简介
  
目录
《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刘少奇与北京》无目录
摘要
     如何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在当时新解放的城市中,天津的问题特别突出。 天津是华北工商业最集中的大城市。1月15日解放后,社会秩序恢复很快,而生产恢复却很缓慢。这除了战争造成的城乡交换阻隔、外贸断绝、原料匮乏、产品滞销、通货膨胀等因素外,没有处理好公私、劳资等关系是一个重要原因。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工人、店员误认为我们允许分厂、分店,进行清算斗争。天津解放一个月内,曾发生了13次清算斗争。“资本家脑子里有三怕:一怕清算,二怕共产党只管工人利益,三怕以后工人管不住,无法生产。”因此,他们抱着消极等待、观望的态度,甚至跑去香港。据天津统计,当时私营企业开工的不足30%。”由于许多工厂不开工,天津有上百万人口生活没有着落,这自然是极为严重的问题。 天津存在的问题在新解放的城市中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能不能正确地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迅速地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不仅关系到天津一个地方.而且对江南即将解放的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接受也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人民政权的稳定和巩固。薄一波指出:“所有城市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妥善地复工,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则万事皆通。否则,一切均谈不到。”为此,中共中央在4月初决定派刘少奇到天津去,解决如何尽快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的问题。 刘少奇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还邀请熟悉财经工作的龚饮冰、卢绪章和他同行。临行前,他先向华北局报到。薄一波回忆说: “4月初的一天,少奇同志来到华北局机关,对我说:“我来向你报到。”并告诉我,他将去天津巡视工作。我说,你是中央领导同志,该上哪就上哪,何必特意来告诉我。少奇同志严肃地说,按照组织原则,应该这样做。并嘱咐我,他在天津的活动,由天津市委向华北局报告,再由我向中央和毛主席报告;中央和毛主席有什么意见,由我向他传达。此事,表现了少奇同志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4月10日,为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到天津视察和指导工作。5月10日回到北平。 天津之行给刘少奇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进一步了解到恢复国民经济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他在一次会议上说:建立中央财政经济的统帅部,其紧急不亚于军事及其他问题。以前我们不懂,这次去天津,与产业界和地方工作同志谈了一谈,才感霉I这项工作很紧急。我们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接收到很多东西,外l雪人要来做生意,交通需要统一,因此财政经济上需要高度的集中。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少奇感到必须尽快建立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机构。他在视察天津紧张工作的同时,起草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国家财政经济机构的组织大纲(草案)》,提出:由于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迅速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以供给目前人民革命战争的需要及改善人民生活之目的,即须建立从上至下的国家的财政与经济机构。为了审慎起见,刘少奇先把这个《大纲》草案送给一部分领导人征求意见。他指示工作人员:抄朱、周、陈云、稼祥、董、薄、刘各一份。明日晚间送到。 5月11日,刘少奇回到北平后,又对这个大纲草案作了修改。30日,把它报送毛泽东,并附言说:毛主席:此件很简单,请阅,看是否即如此写法。第二天,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 这样,领导新中国财经经济的统帅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很快成立起来。刘少奇起草的《关于国家财政经济机构的组织大纲(草案)》成为中财委机构设置和运作原则的基本依据。6月3日,刘少奇在中财委成立会上作报告,系统地阐述了新中国的财政经济政策。 刘少奇回到北平的当晚,立刻向毛泽东汇报了天津之行的情况。毛泽东肯定他的工作,并建议他就城市管理和对资产阶级的政策问题,向干部讲一讲。刘少奇在5月12日和19日,分别向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北平干部会作了天津调查的报告。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