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布局 中国科技创新的道路与抉择

布局 中国科技创新的道路与抉择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倪光南 等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6080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实现基础创新层面的赶超和引领的目标绝不可能—蹴而就,这是一个全盘考量的系统工程。是时候对我们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对基础创新的实力与水平进行重新审视了。
内容简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竞争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述,其中包括重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等,这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基础创新层面的赶超和引领的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全盘考量的系统工程。决策层面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教育体系的改革与筹谋,企业层面的探索与创新等,都应该是这个工程的应有之义。只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我们基础创新的源动力和找到能够真正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案。
作者简介
贺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Sloan管理学院福特基金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与创新创业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在《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一桥商业评论(日本)》、《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财经》等发表分析性文章几十篇。曾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著作奖)(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研究奖特等奖”等奖励,参与《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目录
总序

第一章创新的战略机遇期/001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002
“卡脖子”问题提出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026
美欧日的创新历程/039
第二章关键技术的前瞻布局/053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突破路径/054
如何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基础创新/065
第三章改革释放创新潜能/075
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以人为本”/076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086
第四章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095
从信息产业看创新的困境与出路/096
中国芯片产业需长远规划和长期投入/101
底层科学研究更能带来产业突破/106
第五章创新要素/111
向深圳学什么/112
造芯泡沫启示录/125
风险资本如何推动科技创新/135
第六章创新实践启示/157
华为的创新与挑战/158
京东方: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崛起的中国企业/165
附录科技创新大事记/175
后记科技创新的新征程/19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