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每一个人的窄门:纪德生命三部曲(全3册)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56828750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7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9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承接并影响法国文学发展的一代大师;萨特、加缪的精神导师。 安德烈·纪德剖析灵魂,带你探究道德与欲望的边界! 法文原版无删节直译!全新译本!精彩导读! 纪德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史乃现代西方文学目前的关键人物、重要作家之一,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承接了法国古典文学,启发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开创了荒诞派文学的先河;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将其视为精神导师;他被人们称为“二十世纪的歌德”,触发一场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化界的“纪德热潮”。 《背德者》是纪德的成名之作,确立了纪德在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地位;具有纪德个人经历色彩的自我剖白之书,涵盖了他和奥斯卡·王尔德的一段隐秘过往。 《窄门》掀起上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纪德热”的典型作品之一;知名畅销作家余华惊叹:“我看完《窄门》之后浑身都在发抖,这辈子要是能写这么一本书我就心满意足了。” 《田园交响曲》一部揭开道德外衣下复杂人性的醒世之作;纪德构思长达25年之久的精心之作;法国文学研究专家盛澄华评论《田园交响曲》:“人们往往能设法寻觅种种正大高尚的名义去掩饰自己的卑怯行为,因此纪德以为愈是虔诚的人,愈怕回头看自己。”"
内容简介
本套书中包含《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三本安德烈·纪德的作品。《背德者》讲述了主人公米歇尔在赴北非的新婚旅行途中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温柔善良的妻子马塞利娜对他悉心照顾,他却发现自己对其毫无爱意,也觉知了自己对同性之爱的热情。回到巴黎的米歇尔结识了召唤他释放自我欲望的梅纳尔克,在马塞利娜因曾经的照料而染肺结核病逝后,米歇尔忘记过去,放弃曾经获得的财富与社会地位,蜕变为一个接近依从自我欲望而活的人。这是一部具有安德烈·纪德个人经历色彩的小说,于20世纪初问世,是一部侧面了解安德烈·纪德个人生平的佳作。《窄门》讲述了杰罗姆与表姐阿丽莎青梅竹马,彼此倾心。他们暗下决心,愿意付出一切来成就彼此的道德境界。纯真的热情让他们精神世界愈发丰盈,但内敛克制的个性又让他们维持着触不可及的距离。阿丽莎母亲的不忠、父辈的老去、姐妹婚后生活的平庸似乎都昭示着现世爱情的速朽。尘世无常,岁月易老,阿丽莎转而追求上帝赐予的至福。两位青年长久地维系着书信联系,心灵越是相通,肉体越是疏离。阿丽莎一心向神,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予的更美好的东西,在与爱欲的斗争中抱病而终,留下杰罗姆在孤独中慢慢老去。《田园交响曲》收录了纪德的《田园交响曲》《帕吕德》两部作品。《田园交响曲》讲述的是一位牧师出于慈爱之心收养了一个盲女,并与之发生感情纠葛的故事。在对盲女精心照顾期间,二人萌生了情爱之意,然而盲女在重见光明之时,看见了这份感情给身边人带来的痛苦,知道了所爱之人并非幻想中的模样。最终,她因无法承受这一切,投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帕吕德》叙述的是“我”在创作《帕吕德》这部作品过程中发生的轶事和感受。文中,“我”与好友于贝尔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前者是遵循传统道德的世俗之人,后者希冀摒弃世俗,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目录
《窄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背德者》
引
作者序
致内阁总理D.R先生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部分
《田园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第一篇
第二篇
帕吕德
于贝尔
安日尔
宴会
于贝尔或打野鸭
安日尔或短途旅行
结尾
另一种可代替的办法
摘要
我要在这里讲述的故事,换作是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大作,但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精疲力竭、心力交瘁,所以我只能极其简单地写下我的回忆。尽管有几处记忆已经支离破碎,但我也不愿凭空捏造,加以弥补连接。因为胡编乱造所耗费的脑力会让我失去讲述故事时仅存的些许乐趣。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到十二岁。父亲曾经在勒阿弗尔行医,他去世后我母亲对这座城市也再无眷恋,决定移居巴黎,以便我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子,弗洛拉·阿斯比尔通小姐搬来与我们合住。阿斯比尔通小姐无亲无故,她曾做过我母亲的家教,而后成为母亲的女伴,不久便结为挚友。这两位女性有着相似的气质,她们温婉忧郁,天天身着丧服,而我就在这两位女性身边生活。我记得有一天,应该是父亲去世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清晨,我母亲正在把软帽上的黑丝带换成一条淡紫色的丝带。 “啊!妈妈!”我嚷道,“这种颜色很不适合你!” 第二天,她就把丝带重新换成了黑色。 我小时候身体羸弱,所以母亲和阿斯比尔通小姐对我百般呵护,生怕我受累。幸亏我热爱学习,才没有在如此呵护下沦为一个懒蛋。每逢风和日丽的季节,两位就催我动身出城,离开这个让我病恹恹的地方,她们认为我脸色不好是因为在城里住久了的缘故。所以每年六月中旬,我们就会启程前往勒阿弗尔附近的小镇封格兹马尔,我舅舅布克兰住在那里,每年夏天都是他接待我们。 布克兰舅舅家的花园不太大,也不太美观,比起诺曼底的其他花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的房子是一座白色的三层建筑,很像上世纪的那些乡村农舍。房子面东,前后各开了二十多扇大窗,两侧是墙。窗子上镶着一块块小方玻璃,有些是新换的,看起来特别明亮,相比之下,周围的绿色旧玻璃则逊色很多。有些玻璃上有瑕疵,也就是大人们所谓的“气孔”,透过这些玻璃看外面,树木七扭八歪,邮递员经过时,身子会突然长出个大包。 花园呈长方形,四面砌墙。房子前面有一块相当大的草坪,有绿荫遮蔽,一条沙砾小路环绕着它。从这里的矮墙往外望,能看到由一条山毛榉田间大道所围绕的农家场院。 房子背西,后院更为宽阔舒展。一条喜人的花径依偎着南侧浓密的树墙,在葡萄牙月桂和几棵大树的庇护下免受海风的侵袭;另一条小径则顺着北墙延伸,消失在树丛深处。我的表姐妹们管它叫“黑色小道”,一过黄昏她们就不敢再沿着这条小路冒进。这两条小路都通往菜园,顺着台阶往下,菜园沿着比花园地势低的方向延伸。菜园深处的墙边有一扇暗门,门外是一片矮树林,左右两侧的山毛榉大道正交会于此。从西侧的台阶上远眺,目光能越过小树丛直到远处的高原,遍地的庄稼尽收眼底。往天边望去,就能看到不远处村子的那座教堂,当暮色降临、天朗气清时,还能望见农舍里飘出的袅袅炊烟。 每逢晴朗的夏夜,晚饭后,我们就会来到“下花园”。走出暗门,来到一个能将周围美景尽收眼底的大道上。在那儿附近有一座废弃的泥灰岩矿。我的舅舅、妈妈和阿斯比尔通小姐通常会在矿场的茅草屋顶旁边坐下。在我们眼前,小小的山谷薄雾冥冥,远处的小树林被天空染成金色。暮色降临,我们在花园里流连忘返。回去的时候,总看见舅母待在客厅。她几乎从不和我们一起出门……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晚上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但我们经常会在卧室里再看会儿书,再过一阵,就能听到大人们上楼休息的声音。 除了去花园,我们几乎一直待在“学习室”。那是我舅舅的书房,里面放了几张课桌。我和表弟罗贝尔并排坐,后面坐着朱丽叶和阿丽莎。阿丽莎比我大两岁,朱丽叶比我小一岁,罗贝尔则是我们四人当中最小的。 我在这里写的并不是对我童年往事的记叙,而是交代一些和正题有关的记忆。可以说,故事真正的开端就是在我父亲去世的那年。我生性敏感,也许是为父亲守丧的记忆以及我的丧父之痛,或者是母亲的悲痛之情让我深受刺激,从此我变得更加多愁善感,少年老成。那年,当我们再去封格兹马尔小城时,朱丽叶和罗贝尔在我眼中显得更加孩子气,而反观阿丽莎,才猛然发现我俩都已不再是孩子了。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