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留守与儿童竞争行为:基于中部农村地区的实验研究

留守与儿童竞争行为:基于中部农村地区的实验研究

  • 字数: 1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俊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197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留守儿童的社会竞争偏好、自我竞争偏好以及胜败经历对竞争偏好的影响等问题,深入中部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经济学实地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的结论。其中,最基本的发现可以简明通俗地总结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①在与自己竞争时,表现是相似的,但在与别人竞争时表现是不同的;②在经历成功后表现是相似的,但在经历失败后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到每个实验,主要内容如下:实验一基于河南省某农村小学8~12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验,研究儿童的人际竞争(与别人竞争)参与决策差异,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显著地规避参与人际竞争。实验二基于河南省某农村小学9~11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验,研究了儿童在自我竞争方面的行为差异,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积极参与自我竞争,竞争参与率没有显著差异,为自己设定的任务目标也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探讨在第一阶段经历竞争成功和失败后,儿童在后续如何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以及如何抉择是否参与人际竞争。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某小学8~11岁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研究发现,获胜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相似的,但失败对两者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失败令留守儿童一蹶不振,而非留守儿童则越挫越勇。在目标设定方面,获胜导致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设定一个更低的目标,但失败使非留守儿童设定一个低目标同时更加努力提高表现,留守儿童则设定一个更高目标同时不再继续努力;在人际竞争参与方面,获胜使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更加积极参与竞争,失败的非留守儿童仍然积极参与竞争,失败的留守儿童则规避参与竞争。
作者简介
赵俊,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BEST@SCNU)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行为与实验经济,长期关注儿童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参与多项重量科研项目,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目录
第1章导论
1.1为什么关注留守儿童?
1.2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竞争行为?
1.3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4研究方法的选择
1.5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父母陪伴缺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1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2.2留守影响儿童发展的实证研究
2.3留守影响儿童发展的理论机制
2.4本章小结
第3章竞争偏好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3.1行为劳动经济学对个性发展的关注
3.2儿童个性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3.3竞争偏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4儿童成长经历与竞争偏好形成
3.5胜败经历与竞争偏好发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