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照小黑河

月照小黑河

  • 字数: 2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陶长坤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39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创作中充分调动知识储备,挥洒文学才情,激活过往记忆,同时,倾心张扬审美主体的潜质与效能,使得瑰丽的想象与奇幻的神思交错叠映。从而,大大拓展了作品的边界,使之臻于跌宕与辽远。 ——有名评论家 包明德 在无趣味的地方,要寻觅的是童真的诗意,每每在自然与历史中,得通灵之径。田野之绿得之笔端,便有春的气;潺潺流水溅入辞章,泥土之气就扑面而来;于寂寞中听远远的雷声,在奔波中得闲雅之趣,于是就意绪起伏,峰回路转。 ——有名文艺评论家 孙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也可说是一部美文集,——绝大部分篇章是描写风光景物、旅途见闻的写景文和游记,摹绘出一幅幅清明上河图式的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鲜明地体现出意象美、意境美、意蕴美的美学特色,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融合、凝缩和升华。 作者立足本土又兼及域外,主要是英、法、瑞、意诸国。书中既描写了大青山、大兴安岭,又描写了苏格兰高地、阿尔卑斯山;既描写了小黑河,又描写了泰晤士河、塞纳河;既描写了呼市的南湖公园,又描写了伦敦的海德公园;既刻画了王昭君、三娘子,又刻画了莎士比亚、华兹华斯…… 每篇散文既钟灵毓秀,又深含历史文化底蕴。
目录
第一章月照小黑河
月照小黑河/3
无限春光在青城/9
情满大青山/14
塞上雪/17
腊月雪/22
地上的街市/27
高楼赋/29
又见南湖柳色新/33
放纸鸢/36
夜雨·桃花·喜鹊/38
丁香花儿开/41
雾/45
叼鱼郎/47
鹊巢/51
爆竹炸空满天红/54
独步元宵节/58
胡杨啊,胡杨/61
此境只应天上有/64
春之曲/67
老牛湾/71
白蝴蝶/74
第二章吊昭君墓
吊昭君墓/81
三娘子之歌/85
梦中“情人”邓丽君/89
大音希声/91
忆发小/93
我的老师/97
系在木椅上的亡灵/102
穿花格裙的风笛手/109
追寻莎翁的背影/115
谒鸽舍/133
第三章梦断兴安
梦/145
枣与梦/148
蝉鸣蛙噪忆童年/154
我的大学/159
愿将他乡作故乡/164
梦断兴安/167
第四章坐床观海记
坐床观海记/185
草地赞/189
夜瞰伦敦/192
站在“伦敦眼”上/196
记“海德公园”/200
烟蒙雨笼中的“苏格兰第一村”/203
苏格兰高地巡礼/207
凄美的落梦湖/213
尼斯湖的水为什么是黑的?/221
海望/227
小城印象/237
再见了,康河/242
欧游十日/254
后记/281
摘要
     月照小黑河 十多年前,我曾偶尔漫步到小黑河畔。依稀记得,那时的小黑河,只见荒草萋萋,乱石堆岸,不仅不成河,连小溪也不是,一丝水流也没有,干涸到底,像一条僵卧的蛇。岸边散落着几个小村庄,兀立着几株老枝纵横的古树,树上叽喳着几只鸟雀,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下的凄凉。 转眼间,十多年岁月悄悄地过去了,沧海变桑田,小黑河及其周边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只见小黑河河身宽阔,碧水盈盈;河上大桥飞架,气贯长虹;两岸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小黑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一天夜晚,一个风清气朗的月夜,大约还是三五之夜。我踏着溶溶的梦似的月光,孑然一身地来到小黑河身旁,沿着浒栏徜徉。目不暇接,或天上,或地下,或河中,或两岸,像读一本缥缈神秘的书,像看一幅幽远朦胧的画,像听一支深邃迷离的月光曲。 天上的月亮很大,也很圆,像吹鼓的白气球。这是塞上月,边关月,月里的嫦娥也随王昭君出嫁到塞北来了。她款款地走出广寒宫,轻舒长袖,口吐莲花,洒下无限皎洁的月光,洒满世界,洒满青城,洒满小黑河。月光与河水拥抱起来了,亲吻起来了,交融起来了,化为浑然的一体。月光如水水如天,不知是月光化成了水,还是水化成了月光,水、月、天朦胧成了一个空灵的神境仙界。 月照小黑河,河水波光潋滟,碎银万点。河中没有蒲苇,没有菡萏,也没有荇藻,只有澄澈的晶莹的温润的水,水中只有一个圆圆的大大的月亮。蓦然,水中的月亮幻成了一个青春靓丽的妙龄女子,衣袂飘飘,蹀躞翩跹,渐渐浮出水面,像一朵盛开的芙蓉。我灵府中顿时涌上许多描写美女的艳丽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硕人》中描摹庄姜之美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是宋玉夸赞邻女之美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汉乐府·陌上桑》中称颂罗敷之美的;“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露;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是曹植歌讴洛神之美的。但我觉得,这诸多穷形极相的艳词丽句都不足以表达我眼前女子之美。她是谁?——嫦娥?洛神?西施?王嫱?……都是,又都不是。大音希声,大美无形,那就姑且称其为“娉婷”吧。娉婷者何?绝色美女之谓也。 娉婷微笑着朝我走来了,走来了,走来了……我急忙迎上去,她却倏地一转身消失了,留给我嫣然的一笑,也留给我一丝的怅惘和遗憾。 我随即想到了王昭君。两千多年前,南国女子王昭君去国出塞,就来到了阴山脚下的小黑河畔,离此不远处,就有她的坟墓,名曰青冢。千百年来,人们对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评说,因她出塞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天下,是功不可没、足垂青史的。我想,在我驻足的地方,也许王昭君也曾伫立过。那是个秋风萧瑟的黄昏,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她身着皮袍,头戴毡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远眺着故国故乡,满怀乡思乡愁,浮想联翩,心里叹息着:天下太平,胡不归?她有自豪,也有幽怨,还有恼恨,甚至懊悔。但她终究老死朔漠,献身青山,埋骨边野,一抔黄土怎能掩其千古风流? 我似乎踏着王昭君的足迹,沿小黑河岸向前走去。三十多年前,我也像王昭君出塞一样,来到阴山山麓,安家落户,扎根师大校园。我也曾想回归故里,重返桑梓;我也曾乡愁绵绵,夜不能寐;我也曾望月伤心,临风洒泪;我也曾……但终究永留了下来,长做了内蒙古人;今日思来,倒也无怨无悔。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