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化学与文化
字数: 25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条码: 978703070249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篇。首先,从文化的本质引申到化学的文化价值,展现化学文化是科学与文化的结晶。然后,从菜肴、茶饮、酒水中的传统文化、化学知识展开叙述;从服装材料、服饰染料与化学的联系入手,让读者对服装发展史有深入的了解;从日常生活中多个方面--烟花、胶卷、建筑等,以专业化学知识揭示其文化的起源。最后,从化学元素符号、艺术、语言等多个角度展现化学文化的深厚底蕴。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青少年,通过本书的学习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化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学会思考,促进青少年形成"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的思维方式。
目录
前言
文化篇
1 文化的本质 3
1.1 文化的含义 3
1.2 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6
1.2.1 文化的作用 6
1.2.2 文化的影响 8
1.3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8
1.3.1 关于传承 8
1.3.2 关于发展 10
2 化学学科的文化价值 12
2.1 学科文化 12
2.2 化学学科的文化特征 14
2.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4
2.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5
2.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5
2.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6
2.2.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16
2.3 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18
2.4 化学学科的文化价值 20
2.5 化学学科的德育价值 22
2.6 化学学科的艺术价值 24
参考文献 25
3 科学与文化的结晶——化学文化 26
3.1 化学文化的真面目 26
3.2 化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7
3.2.1 古代化学时期 28
3.2.2 近代化学时期 29
3.2.3 现代化学时期 31
3.3 化学文化如何传播 31
3.3.1 充分运用化学史进行化学教育 31
3.3.2 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32
3.3.3 加强化学教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32
参考文献 33
图片来源 34
饮食篇
4 舌尖味道——菜 37
4.1 八珍文化变革 39
4.2 饮食类型 40
4.2.1 宫廷、贵族饮食 40
4.2.2 市井、百姓饮食 43
4.2.3 民族、宗教饮食 44
4.3 饮食中的化学 46
4.3.1 食盐 46
4.3.2 食糖 46
4.3.3 味精 47
4.3.4 食醋 48
4.3.5 酱油 49
参考文献 51
图片来源 51
5 逍遥隐士——茶 52
5.1 茶文化发展之路 52
5.1.1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52
5.1.2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53
5.1.3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53
5.1.4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54
5.1.5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54
5.1.6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55
5.2 “隐士”个性 55
5.2.1 时代性 55
5.2.2 民族性 56
5.2.3 地区性 56
5.2.4 国际性 56
5.3 “隐士”传说 57
5.4 制茶工艺 57
5.4.1 绿茶 57
5.4.2 红茶 58
5.4.3 黄茶 58
5.4.4 乌龙茶 58
5.4.5 白茶 59
5.4.6 黑茶 59
5.5 泡茶工艺 59
5.5.1 泉水 59
5.5.2 雨水 60
5.5.3 雪水 60
5.5.4 露水 60
5.6 茶具 62
5.7 “化”茶为艺 62
5.7.1 茶多酚 62
5.7.2 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63
5.7.3 生物碱 64
5.7.4 芳香族化合物 64
5.7.5 维生素 64
5.7.6 无机化合物 64
5.8 “隐士”有话要说 64
5.8.1 茶祭 64
5.8.2 以茶会友 65
5.8.3 敬茶 65
5.8.4 茶馆与饮茶 65
5.8.5 斟茶道歉 66
5.8.6 端茶送客 66
5.8.7 婚礼中敬茶 67
5.8.8 致谢斟茶者 67
图片来源 68
6 灵魂大使——酒 69
66.1 酿酒奇说 70
6.1.1 仪狄造酒说 70
6.1.2 杜康造酒说 70
6.1.3 人工酿酒 70
6.2 酿酒工艺与化学 71
6.2.1 酿酒原料的化学组成 71
6.2.2 白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生成反应 72
6.2.3 酒中的其他成分 73
6.3 白酒的香型 75
6.4 酒文化 76
6.4.1 祭祀 76
6.4.2 宴请 76
6.4.3 祝贺 76
6.4.4 壮行 77
6.4.5 解忧 78
6.5 酒容器发展史 78
图片来源 80
6.5 酒容器发展史 78
图片来源 80
服饰篇
7 缟素罗裳,绢染流光——服装材料 83
7.1 中国服饰材料发展简史 83
7.1.1 旧石器时代 83
7.1.2 新石器时代 84
7.1.3 商周至秦汉 84
7.1.4 魏晋南北朝 85
7.1.5 隋唐至清 85
7.1.6 近现代 86
7.2 现代服饰材料的分类 87
7.2.1 天然纤维的分类 88
7.2.2 化学纤维的分类 88
7.3 天然纤维介绍 89
7.3.1 植物纤维 89
7.3.2 动物纤维 90
7.3.3 常用的天然纤维 90
7.4 化学纤维 93
7.4.1 合成纤维 93
7.4.2 人造纤维 94
7.5 服饰材料发展中的文化现象 95
7.5.1 服饰材料中的礼仪文化 96
7.5.2 服饰材料中的尊卑文化 96
7.6 服装的未来 97
参考文献 98
图片来源 98
8 裳上花——服饰染料 99
8.1 染料与颜料 99
8.2 染料分类 100
8.2.1 天然染料 100
8.2.2 合成染料 101
8.3 发展历史 102
8.4 植物染料 105
8.4.1 生产及应用 105
8.4.2 功能性植物染料 107
8.5 活性染料 107
8.5.1 活性染料简介 107
8.5.2 活性染料的发展 108
8.6 中国古代的颜色 108
8.7 稀奇古怪的颜料 109
8.7.1 木乃伊棕 109
8.7.2 海螺紫 110
8.7.3 群青 110
8.7.4 翠绿 110
8.7.5 胭脂虫红 111
8.7.6 印度黄 111
8.7.7 铬黄 111
参考文献 112
图片来源 112
生活篇
9 黑夜的精灵——烟花 115
9.1 烟花简介 115
9.2 烟花的发展历程 116
9.2.1 烧竹期 116
9.2.2 硝磺期 116
9.2.3 烟火期 118
9.3 烟花爆竹中的化学 119
9.3.1 烟花爆竹的主要化学成分 119
9.3.2 烟花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119
9.3.3 烟花燃放的化学污染 121
9.4 烟花的发展与创新 122
9.4.1 冷光烟花 122
9.4.2 芯片烟花 123
9.4.3 无烟烟花 123
9.4.4 室内烟花 124
图片来源 125
10 时间的标本——胶片 126
10.1 胶片成分及成像原理 127
10.1.1 胶片的组成 127
10.1.2 卤化银的作用 127
10.1.3 明胶的作用 128
10.2 暗房技术 129
10.2.1 黑白胶片 129
10.2.2 彩色胶片 132
10.3 早期的摄影技术 133
10.3.1 日光蚀刻摄影法 133
10.3.2 银版摄影法 134
10.3.3 卡罗斯摄影法 134
10.3.4 湿版摄影法 136
10.3.5 干版摄影法 136
10.3.6 胶片的诞生 137
10.4 摄影的发展 137
图片来源 137
11 实用的艺术——建筑 139
11.1 什么是建筑 139
11.2 建筑史 139
11.3 建筑中的化学 141
11.3.1 混凝土 141
11.3.2 沥青 143
11.3.3 建筑塑料 145
11.3.4 绿色建材 146
11.3.5 绿色建筑 147
11.4 酸雨对建筑的危害及防治 149
11.4.1 酸雨的形成 149
11.4.2 酸雨对建筑的影响 150
11.4.3 酸雨的防治 150
11.5 建筑中的艺术 150
图片来源 151
12 悠久的初心——扎染 152
12.1 什么是扎染 152
12.2 扎染的起源和发展 152
12.3 扎染的艺术特征 155
12.3.1 晕化 156
12.3.2 褶皱 156
12.3.3 浮雕感 156
12.4 扎染工艺流程 157
12.5 扎染的方法 159
12.5.1 捆扎法 159
12.5.2 夹扎法 160
12.5.3 其他扎法 160
12.6 扎染的应用 160
12.6.1 嫁妆 160
12.6.2 服饰 160
12.6.3 室内软装设计 161
12.6.4 平面设计 161
12.7 扎染的未来 162
参考文献 162
图片来源 163
13 笔墨年华——书法 164
13.1 书法之自我介绍 164
13.2 书法之文房四宝 165
13.2.1 笔(毛笔) 165
13.2.2 墨(墨汁) 166
13.2.3 纸(宣纸) 167
13.2.4 砚(砚台) 167
13.3 书法画作的欣赏 168
13.4 书法画作的保护 170
13.5 书法之于对外交往 171
13.6 书法用途之新延伸 171
参考文献 172
图片来源 172
14 浴火涅槃——陶瓷 173
14.1 陶瓷简介 173
14.2 陶瓷釉 174
14.2.1 釉之谜 174
14.2.2 釉的性能 176
14.2.3 釉的分类 176
14.3 陶瓷制作过程 177
14.3.1 制作原料 177
14.3.2 制作工艺 179
14.3.3 制作的化学 182
图片来源 185
15 缭绕千年的风雅——香道 186
15.1 香道的历史 186
15.1.1 香道的起源 187
15.1.2 香道的发展 188
15.2 香品的分类及疗效 194
15.3 传统的制香工艺 196
15.3.1 合香 196
15.3.2 炮制方法 197
参考文献 199
图片来源 199
16 璀璨年华——珠宝首饰 200
16.1 首饰的起源与发展 200
16.2 首饰的种类 202
16.2.1 玉石 202
16.2.2 宝石 204
16.3 首饰的功能 205
16.3.1 装饰功能 205
16.3.2 实用功能 206
16.3.3 传递信息功能 207
16.4 几种形象的首饰 207
16.4.1 龙形 207
16.4.2 凤形 208
16.4.3 蛇形 209
16.4.4 中国结 209
参考文献 211
图片来源 211
化学篇
17 语言源代码——化学符号 215
17.1 化学符号演变史 216
17.1.1 萌芽期 216
17.1.2 炼金术时期 217
17.1.3 发展期 218
17.1.4 成熟期 220
17.2 现行使用的元素符号 221
17.2.1 表达方式 221
17.2.2 意义 221
17.2.3 分类 222
17.2.4 元素命名法则 222
参考文献 227
图片来源 227
18 文化的载体——文字语言 228
18.1 文字语言的含义 228
18.1.1 文字的定义 228
18.1.2 语言的定义 229
18.2 文字语言的发展史 229
18.2.1 文字的发展史 229
18.2.2 语言的发展史 230
18.3 文字语言的内涵 230
18.3.1 文字 230
18.3.2 语言 232
18.3.3 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 232
18.4 化学语言 233
18.4.1 独特的化学语言 233
18.4.2 化学元素、原子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233
18.4.3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234
参考文献 235
图片来源 235
19 文·化协奏曲 236
19.1 文·化同根 236
19.1.1 文·化相随 236
19.1.2 文·化相依 237
19.2 多彩文·化 237
19.2.1 饮食篇 238
19.2.2 服饰篇 239
19.2.3 艺术篇 240
19.2.4 语言篇 240
19.3 结语 241
参考文献 241
图片来源 24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