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冰,屈冠群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686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能力结构、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分析等内容;第二章为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阐述了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国外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启示等内容;第三章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主要阐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规格等内容;第四章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典型方案,主要阐述了面向需求的职业需求驱动人才培养方案、基于IBL的ILT人才培养方案、基于FH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第五章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阐述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等内容;第六章为"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要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内涵、"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意义以及"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内容;第七章为"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等内容;第八章为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途径探讨,主要阐述了建设学科基础平台、依托学科竞赛与大型创业活动平台和依托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工作室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第二节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能力结构7
第三节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17
第四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意义20
第五节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分析24
第二章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29
第一节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29
第二节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34
第三节国外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启示38
第三章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47
第一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47
第二节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53
第三节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规格55
第四章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典型方案65
第一节面向需求的职业需求驱动人才培养方案65
第二节基于IBL的ILT人才培养方案73
第三节基于FH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81
第四节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89
第五章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95
第一节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95
第二节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99
第三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00
第四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05
第六章"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13
第一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与特征113
第二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16
第三节"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内涵118
第四节"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意义122
第五节"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内容123
第七章"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25
第一节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分类125
第二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32
第三节"双创"视阈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143
第八章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途径探讨147
第一节建设学科基础平台147
第二节依托学科竞赛与大型创业活动平台158
第三节依托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工作室162
参考文献1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