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一朵茉莉渡过沧海 2021中国散文年选

当一朵茉莉渡过沧海 2021中国散文年选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53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21年度中国优选的散文,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或其他传媒上。知名散文家韩小蕙主编花城版散文年选,可谓特色卓然。不仅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她能甚为准确地把握散文界的动态,这使得花城版2021年的散文选本既丰富多彩,又是那么的精粹与具有代表性,体现着本年度散文创作界的实绩与高度。
内容简介
本书主编韩小蕙深切关注2021年度的散文创作及各大报刊和多种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散文佳作,还有一些图书出版物里的作品,几经思虑,终得三十九篇汇集而成今年的散文年选。本书分为“箜篌引”“浪淘沙”“声声慢”“凤凰琴”“琵琶泓”五个部分。收录有卓然的《天下黄河》、陆春祥《天中之上》、朱以撒的《宽广的悠远的》、陈世旭的《无名广场》、龙仁青的《一朵格桑》、潘向黎的《当一朵茉莉渡过沧海》、徐刚的《这是美妙的沧海桑田的故事》、王剑冰的《太姥山》、习习的《一条大河》等。
目录
韩小蕙 主编语
箜篌引
卓然 天下黄河
劳罕 最是杭州品不够
陈世旭 无名广场
陆春祥 天中之上
蒋蓝 鸦经
黄立康(纳西族) 抄木氏土司诗
徐海蛟 寻路剡中
陈峻峰 歌起江淮(节选)
浪淘沙
韩小蕙 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数学(节选)
穆涛 四象与西水坡遗址中的龙虎图
刘荒田(美国) 读《随园诗话》札记(节选)
王兆胜 文气内外(节选)
鄞珊 失忆症(节选)
朱以撒 宽广的悠远的
张林华 “我已经准备了哈根达斯”
声声慢
陈仓 无根之病(节选)
胡竹峰 木屑集(节选)
李达伟 面孔(节选)
龙仁青 一朵格桑
雍措(藏族) 在还没有大亮起来的夜里(节选)
张暄 都是因为我们穷(节选)
指尖 骑自行车的人
周荣池 上河塘下的文脉
凤凰琴
潘向黎 当一朵茉莉渡过沧海
习习 一条大河(节选
周华诚 山中月令
安宁 众生(节选)
龚曙光 屋顶上的艺术家
盛林(美国) 沙漠中的芦苇部落
张鸿 汉子,站成了各自的位置
周齐林 一只寻找树的鸟(节选)
琵琶泓
徐刚 这是美妙的沧海桑田的故事
北乔 我在高原之上的临潭(节选)
王剑冰 太姥山
野莽 在陶令冢前折腰
周闻道 日照苏轼
杨海蒂 锦州的南山
郑骁锋 麻辣朝天(节选)
周吉敏 一首唐诗三碗茶
摘要
     天下黄河 卓然 一 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 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 父亲说,只要登上我们村子西边的那个山头,就一定能够看到黄河。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 “看啊,那就是黄河!” 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然而,纵然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的黄河只是缥缈在天际的水雾、游云,或者晨曦;纵然知道母亲让我们在枕头上听到的是风声、雨声,或者从远处飘过来的松涛声声,却无法抹去我记忆中的黄河。那是父亲母亲心中的黄河,是涌流在普通人心里的黄河,是那些艰难地生存在黄河两岸、大山深处的普通人心里的黄河。 只是,我心里有一个很久很久都无法解开的谜。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 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不过,父亲的话也让我感到惊奇。我们祖祖辈辈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比如我们的蝴蝶山,比如我们的塔塔岭,比如我们的大桥小桥,比如我们的松林积雪和斜纹桥头的明月,比如我们藿谷洞春天的风、夏天的雨、冬天的雪。我们的村子里有盐店、马场、炒炉、方炉、红炉、八音会、上党梆子、古老的戏台;新年有爆竹、春联、正火、新衣裳、压岁钱;还有立春、雨水、芒种、夏至…… 一路走来,我们的祖祖辈辈拥有的东西很多,而且,很多东西都被丢弃了,甚至丢得连影子都没有了。然而,梦里梦外却有一条黄河,一条奔流不息的黄河。 能够理解我们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 我们的祖祖辈辈似乎什么都可以没有,却不能没有黄河。 没有黄河,我们的祖祖辈辈会失去生命的根基;没有黄河,我们的祖祖辈辈会没有心灵的依托;没有黄河,我们的祖祖辈辈会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下。 我能够理解了这一点、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蜡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 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 “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 没有一首歌不把黄河边的日子吼得火辣辣,没有一个曲子不把黄河边的岁月唱得热气腾腾。 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 二 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 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就是能够俯瞰中原大地的那个山头,就是狄仁杰“忧母望云”的那个山头,俯瞰黄河。 看天下黄河,感受我脚下的河山带砺,感受我心中的表里山河。 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 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 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 月光下,黄河有着何等迷人的魅力啊!像一位体魄壮健的女神,像一位柔情似水的少女,玉色瑗姿,令人倾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