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别塔的砖

巴别塔的砖

  • 字数: 17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黄立康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53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散文集《巴别塔的砖》收录了作者近五年创作的16篇散文,其中7篇发表于重量、省级刊物,两篇被转载。散文按内容分为两辑。在第一辑中,有多篇散文书写庆祝、建国70周年、精准扶贫等内容。第一辑“A面”主要呈现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认知,以滇西北的民族、风俗、地域、风物为主要书写内容,从个人的立场和视角,试图从相对较大的视域,回顾山川往事、讲述民族传承、记录时代变迁。第二辑“B面”主要展现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和追问,笔端立足于个人生活的体察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将现实和精神、个人与时代、执迷与体悟置于更广阔、多层次的世界中,寻求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拓展和突破。
作者简介
黄立康,纳西族,1984年出生。云南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鲁迅文学院2020年“培根工程”首批入选作家。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青年文学》《作家文摘》《草原》《散文海外版》《边疆文学》《滇池》。曾获“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新锐奖”。散文集《巴别塔的砖》入选2021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
目录
深沉的文化记忆 周芳
A面
抄木氏土司诗
A面房间
木呷的多重身份
薄地
雾中的姐姐
他的名字叫月亮
风中的声音
云岭间
长征路的长征
B面
柔软的馋
B面房间
气味博物馆
巴别塔的砖
雪孩子
如果我们是蚌
猜童话
江湖远
摘要
     抄木氏土司诗 云漏斜晖影,山藏古雪阴。 ——木公《游十九峰深处》 喜欢抄诗,抄唐诗宋词、李白苏轼,借诗句,临摹旧山水的磨痕,俯视那年岁的人间。 某天,特意寻来木氏土司诗,抄下:“云漏斜晖影,山藏古雪阴。” 这句山水诗,让我想起杜甫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当天地间的动静、冷暖、刚柔、明暗随着笔端光影落到宁静开阔的纸上,我相信,那个在阴天仰望雪山的土司,那个在星夜俯察江流的诗圣,他们想到的都是过去的苍茫事。 抄木氏土司诗,因为一个故乡传说。 故乡后山有观音洞,近年香火重炽。我去寻幽。洞外崖壁上,新痕清晰,旧诗墨迹隐约。洞深处,观音静立,黑暗如同她的慈悲,深幽。我身后,金沙江在下,两岸的云岭山向上斜劈,斧刃锋利。被砍裂的天空像一只残破倒扣的青瓷碟,有光韵和水纹流动,那是云,云是天上的江水。 在洞外,三姑父一反往日的寡言,为我讲起那传说:从江对岸看,我们身旁的山包像虎头。木天王手下的东巴算到这地方风水好,山下村子要出厉害的人才,就建议木天王在山包后挖一条沟,把“虎头”砍断,破风水。去年村里请东巴做,青壮男人全部出动,背上水泥沙石,上山填沟,把“虎头”接上。 传说与历史交叠,深意藏在语言的命根中。像一种召唤,魔幻的因果和戏剧性的“续貂”触动了我潜意识底层的懵懂记忆,而这个故事仍在被创作、续写,它仍“活”着,这更让我惊讶。 木天王即木氏土司,于距今八百年的元代崛起,清代被降为土通判,距今近三百年。相隔久远,为什么我的族人还会在不经意间清晰、本能地提到木氏土司,且语气敬畏,仿佛这人,还活着?我看到一场乡民与土司、凡夫与英雄、自我与超我、个体与母体跨越漫漫时空的对答。女娲、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这些神话传说的内核,隐喻我们的言行被虚拟、被按照某种理想塑形。当我们追问“我是谁”,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跳到起点询问:“是谁,按照什么坯体塑造了我们?” 我的三姑父不会知道“木天王”专指第十七任土司木增,他所说的木天王可能是土司中的一个,也可能是他们的合体。就连古代典籍对木氏土司的记载,也笼统、模糊: 丽江木氏土官于诸土酋中,传世最远,自唐贞观以来,谱系历历可考。 ——明代谢肇淛《滇略》 木氏居此二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盖大兵临则俯首受绁,师返则夜郎自雄,故世代无兵燹,且产矿独盛,宜其富冠诸土郡云。 ——《徐霞客游记》 从1253年“迎降”南征的蒙古军队,到1723年雍正元年“改土归流”被降为土通判,经元、明、清三代,其间四百七十年,木氏共历经二十二任土司。春秋笔法将四百七十年熔成一块方形黄铜,把二十二位土官统一写成:木氏土司,端端正正刻在木府大印上、史书语境里。当我们谈论“丽江木氏”时,二十二位土司,是一个人,一个拥有多张面孔的合体。 一场场大雪覆盖高原,凝结不化的古雪,衬出玉龙山的陡峭冷峻,而木氏千年传承的古血,也一层层向上堆积,最终塑形成另一座玉龙雪山,在滇川藏交界的人心和历史间,反射东方的光热,透露古雪的阴寒。 如同云岭诸山仰望玉龙雪峰,在漫长的时光里,木氏土司成为了纳西人自我理想的完美化身,他对纳西族和滇西北来说,如同孔孟老庄之于中华、中国。但在他们生而为人、身为泥胎时,又是谁的女娲之手在揉捏他们? 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 ——木泰《两关使节》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