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终于等来了一封信 2021中国短篇小说年选

终于等来了一封信 2021中国短篇小说年选

  • 字数: 2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53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21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乃花城年选系列之一种。主编经过近一年来的追踪、翻阅、遴选和甄别,从数以万计作品中挑选出的多部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不仅多角度深层次反映出当今驳杂的社会景观和时代风貌、揭示出人类微妙复杂的丰富情感,而且整体呈现出2021年度文学创作在这些文学样式多姿多彩、百花争妍的喜人景色。
内容简介
《2021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乃“花城年选系列”之一种。短篇小说这一小说形式是较为读者所喜爱的,因为它不长亦不短,在表现上相对是进退自如的。这些选入的短篇小说,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不仅多角度深层次反映出当今驳杂的社会景观和时代风貌、揭示出人类微妙复杂的丰富情感,而且整体呈现出2021年度文学创作在这些文学样式多姿多彩、百花争妍的喜人景色。疫情虽令人担忧,文学却催人奋进。此选本选入的作品大都发表于《花城》《收获》《人民文学》《作家》等纯文学名刊上,都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作者也都是活跃于文坛的当红作家,这些作品称得上是2021年度短篇小说的精品力作。
目录
毕光明 小说里的人生:找回自我及其他(序)
铁凝 信使
迟子建 喝汤的声音
潘向黎 荷花姜
徐则臣 船越走越慢
鲁敏 灵异者及其友人
钟求是 地上的天空
西元 生
南翔 钟表匠
张惠雯 临渊
刘庆邦 终于等来了一封信
邱华栋 河马按摩师
朱山坡 萨赫勒荒原
林培源 灰地
郭文斌 如是我闻
晓苏 老婆上树
朱辉 事逢二月二十八日
周璞 那人
须一瓜 名记小郭结婚离婚附件
房伟 狩猎时间
摘要
     那天陆婧见到了李花开的表哥,一个微胖的长发青年,李花开叫他起子。起子热情地和陆婧握手,三人进屋后他还伸手从李花开肩上择下一根头发,或者不是头发,是线头,或者什么都没有,他只是愿意让人看见他在她肩上择。这个表示关切或男女关系不一般的动作让陆婧觉得多余,但那感觉仅仅一闪,因为房间正中一只铸铁蜂窝煤炉子引起陆婧格外的好奇。那本是一只普通的青黑色铸铁炉,圆柱形炉身正方形炉盘。在暖气并不普及的时代,北方城市大多人家都有这类炉子,取暖、做饭、烧水,间或也充当烤盘:烤馒头、烤窝头、烤包子、烤枣儿。起子家这只炉子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那锃光瓦亮的炉盘,陆婧还没见过谁家的铁炉子能有这样一尘不染,这样光明可鉴,这样泛着蓝幽幽光泽的镜子般的炉盘。他们围炉而坐,受着这炉子的吸引,又好像这神气活现的炉子才是这家的主人,乃至屋内所有家具的主人。炉子上坐着一把熟铝壶,壶中水已烧开,壶盖噗噗响着,壶嘴冒出缕缕水蒸气。起子拎起壶去给客人沏茉莉花茶,他把热茶端给两位女客,顺手抄起铁炉钩,从炉前铁畚箕里钩起同样锃光瓦亮的炉盖,半遮半掩盖住炉子,复又将水壶错开炉IB坐上炉子。这样水能保温,炉口减弱的火力也不至于把壶烧干。陆婧喝着热茶,问起这炉盘如何能这般明亮。起子说用猪皮擦的。他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天必擦几遍,即使。在肉类凭票供应的年代,也总能想法子省出指头长的一块猪皮供炉盘去“吃”。擦了二十几年,生是把一块粗糙的铁炉盘擦成了镜面。母亲去世后,他接过这活儿,有空儿就擦,才保持了这炉盘的成色。 陆婧喝着热茶,想着一个大小伙子除了画彩蛋,就是手持一块猪皮在炉盘上擦呀擦的,她好像还闻见了猪皮蹭上热炉盘那噬噬的响声和轻微的油烟,不臭,也不香。看看李花开,李花开显然对猪皮擦炉盘不感兴趣。煤是金贵的,她家烧柴禾灶,上大学之前她就没见过铁炉子,也很少见过真的煤。结婚以后起子会让她擦炉盘吗?她可不情愿。这需要耐心,更多的是一种情趣。就陆婧对李花开的了解,她不具备这方面的情趣。出了那院子,李花开只问了一句:你说值吗?陆婧没有回答,眼前只闪过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李花开对她讲过的一个中学同学名叫锁成的,和她同村,后来她考上大学了,他没考上。 几天后,一个坏消息震惊了她们:当年那个下铺的母亲,因为厂里分房不公平,吞了过量的安眠药。李花开说,房比命大吗?陆婧说,房是命的一部分吧。李花开又问:你说值吗?她没有听见应答。很快,她嫁给了表哥。很快,陆婧也恋爱了。 2.陆婧的恋爱像是一场无药可救的疟疾。民间对疟疾的归纳有间日疟、三日疟等,意指隔日发作一次或三日发作一次,高热、高寒乃至抽搐。陆婧的爱之疟疾却持续了近两年。对方名叫肖恩,是她父亲的同学,且有家室。陆婧刚读初中时,肖恩随着他的单位一北京一个大部的文工团来到虽城做集体改造锻炼,他们被安置在当地驻军大院,过着半军事化、半农场农工的生活,军队有自己的农场。平时不准离院,每周休息半天。肖恩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联系到了他的大学同学,陆婧的父亲。当革命和运动使熟人、朋友都断了消息的时刻,陆家为肖恩在虽城的出现尤为高兴。那段时间,陆婧的家是肖恩吃饭解馋、放松身心之地。每周的半天休息,他差不多都是在陆家度过。那时陆婧叫肖恩叔叔,逢肖恩感冒生病,或者为部队演出突击排练不能前来时,陆婧会白告奋勇地骑上自行车,为肖叔叔送去母亲烹制的鸡汤、榨菜炒肉丝。满满一罐榨菜肉丝够肖恩吃一个星期,也要用掉陆家半个月的肉票。那个推着自行车站在部队大院门口、冒着寒风等待他出来的陆婧,那个围着大红围巾、戴着厚厚的棉巴掌手套、晶莹的鼻头冻得通红的孩子,给肖思留下了美而干净的印象。他送给陆婧一双淡绿色斜纹卡其布芭蕾鞋,足尖嵌有软木的真正的芭蕾舞鞋,正热衷于校文艺宣传队各种活动的陆婧,连续一个星期每晚睡觉都把这双鞋供在枕边。后来陆婧并没有在舞蹈方面有所长进,以她当时的年龄,腿已经太硬,开胯也不再容易。当年那些小女孩对文艺的热爱,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时尚女生对奢侈品的追逐。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