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男儿无悔

男儿无悔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08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传记文学。由作者朱彦夫口述,张立新代笔。全书共分为十章,前两章讲述了作者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第三章至第五章,讲述了作者的参军经历,虽身负重伤但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村锻炼自理能力。第六、七章,牺牲多年的“烈士”突然回村,村民惊慌失色,虽然演出了一场“打鬼”闹剧,但他最终为亲人和乡亲们所接纳。第八章,朱彦夫在疗养治疗期间,收获了爱情。后来,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朱彦夫几经磨难,学会了读书和写字,并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作者简介
朱彦夫,1933年7月生,山东沂源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1947年参军,先后参加过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退伍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他身残志坚,用残肢抱笔,历时多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荣获“人民楷模”“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柯察金”。
目录
第一章飘摇的雨夜
第二章少年的心愿
第三章成长的战士
第四章雪地英雄
第五章不屈的斗士
第六章风雪夜归人
第七章故乡重生
第八章衔环相报
第九章共产党的书记
第十章生命的诗篇
代笔者赘语
摘要
     沂蒙山脉绵延起伏几百里,重重叠叠,岭高谷深。在最北端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溪流蜿蜒南下,东转西拐,一路接纳群山流出的十几路溪水,在大山环绕间,硬是撕开几百米宽的河床,汇成浩荡、渺茫的沂河,并折转向东,一路咆哮远去。 沂河水一年年、一代代地流淌着,流走泥沙,流走了岁月,留下苦难和贫瘠。 就在沂河水折首向东的山谷间,一条叫九曲河的支流把西部的荒山僻岭冲开了一条窄窄的河谷。顺河谷弯弯转转逆流西去40里的地方,因河水年年暴涨,泥沙淤积,在河北岸渐渐形成一片南低北高的三角地带。这个三角地带北依红崮山,跨过河就是南珠山,南北距离窄处不足百米,东西狭长超过10公里。顺红崮山南下的一条横亘山梁直抵这片冲积地带的中部。古人称此地为“风水脉头”,人们便安下家来,祈盼好风水能给山里人带来好年景。可穷山恶水留给山里人的只有苦难,于是人们渐渐离去。河谷依旧荒凉。后来,不知在哪朝哪代,一位姓张的猎人,毅然看中了这片土地,便落户扎根,繁衍后代,人烟渐旺。这个小山村叫作张家泉。 1933年的夏天,雨季早早地来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铺天盖地的大雨没日没夜地倾泻在这狭窄的山谷里。不几天的时间,山洪连连暴发,浑黄的洪水顺九曲河咆哮而下,冲走了树木,冲走了庄稼,冲走了穷苦百姓的草房。村西头张西元家不仅两间草房被洪水吞没,多病的妻子也被洪水冲去。张西元和两个孩子哭天抢地,可那撕人心肺的雷鸣和暴风雨的呼啸却把一家人的悲号淹没了。 到了7月6日这天的晚上,依旧雨如瓢泼。 天黑沉沉地压在山头上,几乎把南北两座山都要压扁了。闪电和闷雷仿佛就在脑后,偶尔撕开雨帘中的一线天,瞬间又压到了头顶上,令人窒息和恐惧。 九曲河的洪水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树木、沙石,横扫了这片狭窄的三角地带,恐怖和绝望在村子里蔓延。 约莫二更天的时候,村南的几户人家哭喊着奔向村北,洪水已漫上了那几户人家的草房。眨眼间,房子就被吞没得无影无踪。洪水继续上涨,村东头在南北山梁下的几户人家,由于地势较高,九曲河水暂时威胁不到他们,可顺山沟冲下来的山洪,却夹着碎石、泥沙、荒草、烂木滚滚而下,从北向南,由高及低,凶猛地压了下来。张长明一家四口还没从恐惧中惊醒过来,山洪已卷了过去,房子没了,人不见了。 这时,又一声闷雷从红崮山顶滚了下来,擦着村子的上空,“泼剌刺”地炸响在九曲河对岸的绝壁上。洪水把闷雷的余声冲走以后,雨点慢慢地稀疏了。偶尔的几道闪电从山上划过,但没了雷声,只有山洪的低吼和整个村子的呜咽交织在一起,天地一下子静了许多。 这时,村北一间石砌的草顶房里,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了阴沉寂静的夜空,一个新的生命在这苦难的夜晚降临了。 雨虽小了下来,可草房顶漏下的雨水仍然不断线,蜷缩在房子西北墙角的父亲猛地站了起来。这位还不到40岁的男人,由于被生活重担压得腰弯背驼,看上去倒像50岁般的苍老。他焦躁地把头上的雨水撸了两把,急匆匆踩着满屋的泥水奔到土炕前。土炕四角插着四根指头粗的树枝,上面遮了一条草席,由于屋子东南角雨水漏得厉害,雨水顺着草席子“滴滴答答”地把炕南头淋湿了一大片。父亲伸手把草席向南扯了扯,这才低头去看妻子怀中的儿子。孩子小脸憋得有些发紫,但眉眼清秀,小手、小腿有力地蹬踹着,小嘴大张着,一声声嘹亮的啼哭像是大声宣告着自己的降临。 父亲头发梢上流下的雨水很快就冲刷掉了刚刚显现出的一脸惊喜。望着妻子苍白无力的脸庞和一双疲惫无神满是忧郁的眼睛,看看在风雨中飘摇不定、一无所有的家,听着门外轰然作响的水啸,儿子的出生仅仅给做父亲的带来了一丝欢欣,更多的却是忧虑和无奈。是啊,在这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这无衣无食、贫困交加的年月,这个孩子不该出生啊!爹娘拿什么养你长大?这个不平的世界能容得下你吗? 起风了,茅草屋难遮风雨,炕头的一盏小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湿透的衣服经风一吹,父亲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赶紧伸手给妻子拽了拽被角,并叫八岁的女儿艳花从炕洞里抽出些茅草盖在娘和弟弟的身上。 又一阵风,拱开了仅剩几根枯枝的房门,油灯忽地灭了。刚刚安稳地睡在妈妈怀中的婴儿像是被惊醒一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响亮、清脆的哭声久久地回响在这凄苦的雨夜中…… 我的出生,是伴着一场灾难来的。 就在那天晚上,全村的庄稼地几乎被洪水冲了个精光,村里有六位乡亲死在那场洪水里。接下来的几天里,雨虽然停了,乡亲们却没有从灾难中挣扎出来。没了庄稼,一下子断了全村人生存的希望,有几户人家携妻带子远走他乡。这苦难深重的窝啊,留下了他们的希冀,留下了他们的酸楚,他们泪流满面,一步一回头,沿着红崮山脚一条狭窄的小路去寻找新的希望和生路。 由于没有吃的,娘干瘪的乳房里挤不出一点营养给我。由于没了地,爹一扭头去南乡打短工。姐姐艳花才八岁,自爹走了以后,她几乎成了我家的顶梁柱。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