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波技术基础(第3版)

微波技术基础(第3版)

  • 字数: 35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92198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本书传承通信原理经典教材,深入浅出,突出重点。  本书以读者认知过程为导向设计教材逻辑、组织章节内容。  本书每章都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提炼,注重读者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 本书设置各章要点、学习目标、内容点睛,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学会通信原理知识。 "
内容简介
本书第1〜3章以路和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微波在各种传输线中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第4章分析各种传输线所形成的常用微波谐振腔的基本原理;第5章是微波技术电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概述微波网络的各种网络参量、微波网络的性质;第6章介绍常用微波无源器件及其应用;第7章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微波系统和微波技术的应用。本书注重微波技术基本理论的透彻分析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类无线电技术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微波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雪霞, 上海大学 ,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天线与微波研究中心主任。于1991 年和1994 年分别获得兰州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1 年获得上海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兰州大学任助教和讲师,在上海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是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委员,微波分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Radio Science》和《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是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领域包括现代天线理论与技术、微波输能技术、微波电路和电磁场数值计算。出版专著《微波输能技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期刊论文80 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和总装863项目 、军委科技委创新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上海市教委和科委项目及企业研发项目15项。 扆梓轩 ,博士,上海大学 硕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扬帆计划”。申请专利8项,已完成的成果转化项目2项,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国际有名期刊审稿人。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装备研发项目、企业开发项目4项,先后参与各类重量及省部级项目8项 "
目录
第0章绪论
0.1电磁波谱及微波
0.2微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0.3微波技术的发展
0.4微波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习题
第1章传输线理论
1.1引言
1.1.1传输线的种类
1.1.2分布参数的概念
1.2传输线波动方程及其解
1.2.1传输线波动方程
1.2.2传输线波动方程的解
1.2.3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1.2.4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1.3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1.3.1电压、电流的瞬时值
1.3.2相速度和波长
1.3.3输入阻抗和输入导纳
1.3.4反射系数
1.3.5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1.4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行波
1.4.2纯驻波
1.4.3行驻波
1.5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
1.5.1阻抗圆图
1.5.2导纳圆图
1.6阻抗匹配
1.6.1阻抗匹配的概念
1.6.2λ/4阻抗变换器
1.6.3多节λ/4阻抗变换器
1.6.4单支节匹配
1.6.5多支节匹配
习题
第2章规则波导
2.1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理论
2.1.1分离变量法
2.1.2纵向场法求波动方程
2.1.3波型
2.1.4传输特性
2.2矩形波导
2.2.1矩形波导中的TM波
2.2.2矩形波导中的TE波
2.2.3矩形波导中的波型
2.2.4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
2.2.5矩形波导中的高次模
2.2.6激励与耦合
2.3圆形波导
2.3.1圆形波导中的TM波
2.3.2圆形波导中的TE波
2.3.3圆形波导中的波型特征
2.3.4TE11波
2.3.5TM01波
2.3.6TE01波
2.4同轴线及其高次模
2.4.1同轴线中的TEM波
2.4.2同轴线中的高次模
2.4.3同轴线尺寸的选择
2.5平行板波导
2.5.1平行板波导中的TEM波
2.5.2平行板波导中的TM波
2.5.3平行板波导中的TE波
2.6特殊波导简介
2.6.1脊波导
2.6.2椭圆波导
2.6.3鳍线
2.6.4槽波导
2.6.5H形金属介质波导
2.6.6过模波导
习题
第3章平面传输线
3.1带状线
3.1.1特性阻抗、传播常数和波导波长
3.1.2特性阻抗的数值解
3.1.3损耗和功率容量
3.1.4带状线的设计
3.1.5耦合带状线
3.2微带线
3.2.1微带线的主模
3.2.2特性阻抗、传播常数和波导波长
3.2.3特性阻抗的近似公式
3.2.4特性阻抗的近似静电解
3.2.5损耗
3.2.6微带线的色散
3.2.7微带线的高次模和微带线的设计
3.2.8耦合微带线
3.3其他平面传输线
3.3.1共面波导
3.3.2共面带线
3.3.3槽线
3.3.4基片集成波导
3.4平面传输线的激励与耦合
习题
第4章微波谐振腔
4.1引言
4.2谐振腔的主要特性参数
4.2.1谐振频率
4.2.2品质因数
4.2.3等效电导
4.3矩形谐振腔
4.3.1场分量的表示式
4.3.2矩形谐振腔谐振频率
4.3.3矩形谐振腔的TE101模
4.4圆柱谐振腔
4.4.1场分量的表示式
4.4.2圆柱谐振腔的基本参量
4.4.3圆柱谐振腔的波型图
4.4.4圆柱谐振腔的3种主要工作模式
4.5同轴线谐振腔
4.5.1λ0/2同轴线谐振腔
4.5.2λ0/4同轴线谐振腔
4.5.3电容加载同轴线谐振腔
4.6环形谐振腔
4.7微带线谐振腔
4.8介质谐振腔
4.9谐振腔的等效电路
4.10谐振腔的耦合与激励
习题
第5章微波网络
5.1引言
5.2微波网络的各种参量矩阵
5.2.1阻抗矩阵Z
5.2.2导纳矩阵Y
5.2.3转移矩阵A
5.2.4散射矩阵S
5.2.5传输参量T
5.3二端口网络各种参量矩阵的关系
5.3.1Z矩阵和Y矩阵的关系
5.3.2Z、Y矩阵与A矩阵的关系
5.3.3S矩阵与T矩阵的关系
5.3.4S矩阵与归一化z、y矩阵的关系
5.4多端口网络
5.5常用微波网络特性
5.5.1互易网络
5.5.2无耗网络
5.5.3对称网络
5.5.4参考面移动对散射参量的影响
5.6基本电路单元的网络参量
5.7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5.7.1网络的串联
5.7.2网络的并联
5.7.3网络的级联
5.8微波网络的外部特性参量
5.8.1电压传输系数T
5.8.2插入衰减L
5.8.3插入相移θ
5.8.4输入驻波比ρ
习题
第6章基本微波无源元件
6.1终端负载
6.1.1匹配负载
6.1.2短路活塞
6.2电抗元件
6.2.1膜片
6.2.2谐振窗
6.2.3销钉
6.2.4螺钉
6.3分支元件
6.3.1T形接头
6.3.2双T接头
6.3.3微带功分器
6.4定向耦合器
6.5滤波器
6.6隔离器
6.7衰减器
6.8移相器
6.9阻抗变换器
第7章微波系统及微波技术应用简介
7.1天线的系统特征
7.1.1天线的辐射场
7.1.2天线的方向性
7.1.3天线的效率η和增益G
7.1.4天线的有效面积
7.1.5天线的带宽
7.2无线传输系统
7.2.1Friis传输方程
7.2.2无线通信系统
7.2.3微波输能系统
7.3雷达系统与导航
7.3.1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7.3.2脉冲雷达
7.3.3多普勒雷达
7.4微波技术的其他应用
7.4.1微波检测技术的工业应用
7.4.2微波能的应用
7.4.3微波技术的医学应用
7.4.4微波技术的科研应用
附录A物理常数
附录B用于构成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附录C常用矢量公式
附录D矢量微分运算
附录E坐标变换
附录F标准矩形波导主要参数
附录G常用硬同轴线特性参量
附录H常用同轴射频电缆特性参量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