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前景与启示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前景与启示

  • 字数: 21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韦恩·霍姆斯,(美)玛雅·比利亚克,(美)查尔斯·菲德尔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033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未来教育感兴趣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常备书目,它既有理论的建构,又有丰富的实例,以一种全面而详尽的方式对未来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进行了综合阐述。·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怎么学?本书从“学什么:AI对课程的影响”与“怎么学:AI对教与学的承诺和影响”两方面说明了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揭示了我们在未来将如何学习的问题,为读者贡献了思考与智慧,期望读者能在未来善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力量。·本书是一本广泛而全面的关于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的框架和教程集合,收入了许多附录与实例,使其既能满足专家需求,也能被新手教师接受。
内容简介
由美国课程再设计中心专家推出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一书,围绕着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和“怎么学”两大主题进行探讨。本书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内容要围绕着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基本内容)和基本能力(技能、品格与元学习)展开,教育不仅要翻转课堂,同时更要翻转课程,更新学科门类和内容,建构意义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M型人才,在专长(达到某种学识水平或者接受教育年限)与迁移(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与劳动中施展所学的本领)两个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交替。本书探讨了已投入应用的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和已经开发了近五十年的应用程序,包括智能辅导系统、对话辅导系统、探索性学习环境和自动写作评价系统,还有语言学习应用、增强和虚拟现实、学习网络组建工具、协作性学习、学生论坛监测、持续评估、教学助手等。本书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应用的历史总结与前景展望,是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理论探索。
目录
本书推介语
献词与致谢
导论:研究范围
PART 01 学什么? AI对课程的影响
教育目的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核心概念简介
基本内容简介
意义建构及算法的影响
核心概念
基本内容
应增添的内容
应删除的内容
如何实施
结论
PART 02 怎么学? AI对教与学的前景与启示
教育AI
AI背景
AI技术与术语
AI如何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AI在教育中的应用
还有哪些其他的教育AI?
还有哪些可能?
教育AI:初步总结
教育AI的社会影响
附录1
附录2
课程再设计中心简介
作者简介
注释
译后记
摘要
     教育目的 正如其他关于“价值”的讨论一样,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要回答“什么值得学习”的问题,首先要厘清整个教育事业的目的。 这个问题并不新鲜,不过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教育原本是围绕创造劳动者、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读写计算技能而展开的。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教育逐渐开始承担其他实践的、社会的和情感的功能。当下,学校实际上被视为通往高等教育和最终经济独立的途径。基于这种视角,教育起到一种“官方检验”的作用,它向未来的雇主表明,雇员已达到了社会质量监控的大力度优惠标准。 随着个人需求和社会自身的发展,教育系统的社会观已慢慢趋向成熟;教育既是塑造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赋予学生能够优选限度地满足个人需求的一种手段。最后,在情感上,学校也被视为激发学生敬业乐学精神的地方(当今世界不断变化,激情与乐学精神是当代人持续适应新世界的推荐特质)。 由于学习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毕生的事业,所以考虑中小学教育(K一12)的目标与未来生活中学习目标之间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未来生活中持续学习之所以必要,有三个原因: 经济方面:专业化的职业生涯,社会提供的工作机会在不断变化; 公民方面:随着信息爆炸愈演愈烈,以及真相愈来愈难以掩盖,需要时刻保持对公共问题(votillg issues)的关注; 个人方面:不断培养新的爱好,继续成长、挑战自我,与他人交往成为个人的乐趣。 相比之下,小学和中学的学习特别侧重于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为所有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1.基础知识(foundational knowledge):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或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世界中。 (1)核心概念(core concepts):为建立联系和创造意义,最终形成迁移,学生必须理解的最重要的概念。 (2)基本内容(essential content):为掌握概念并在生活中作出明智的抉择,学生必须知道的最重要的学科知识。 2.基本能力(foundatiorLal competencies):有效激活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时继续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1)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做到的;如何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 (2)品格:运用正念、好奇心、勇气、修复力(resilience,也译为心理弹性)、道德、领导力,我们如何表现及广泛参与世界。 (3)元学习:如何反思并调节,也就是具备元认知能力、成长心态。 在“21世纪教育”工作坊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应当学习哪些重要的东西才能为未来作好准备?”无论是教育者、学校领导、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代表,都给出了非常类似的回答。 很少有人会拿英语课上的某本书或历史课上的某个时代来说事,他们也不谈数学的某个分支或生物学的某个科目,更没有人说“让学生知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源”很重要。相反,我们反复得到的答案是“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系统思维”“道德”“沟通”“学会学习”等。 直觉上,我们知道课程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可能是学生从学校里学到的最不重要的东西(而且学生大都不会记住它!),然而一次又一次,教育改革的善意初衷却造成课程内容不断膨胀,学生没有时间学习最重要的东西。 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学生需要基本的读写和计算知识来学习更高层次的材料。”但问题是,如何为大多数不会成为专家的人开展教学,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会继续学习成为专家,界线是非常不清晰的。 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