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沂蒙(全二册)

百年沂蒙(全二册)

  • 字数: 5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杨文学//杨牧原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29632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1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百年沂蒙》分上下两部,堪称一部史诗级的文学巨著。本书聚焦诞生“沂蒙精神”的沂蒙老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巧妙串连老区人民鲜为人知的故事,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在沂蒙这片热土上,共产党人如何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带领沂蒙人民反抗军阀、匪患、日寇、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一路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百年发展历程,用沂蒙百年发展史,回答了“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的大问题。 本书对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回顾,小切口回答大问题,通过沂蒙地区“站、富、强”百年历史变化的小切口,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建基立业的奋斗历程,展现共产党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让红色基因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作者简介
" 杨文学,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600多万字。出版《沂蒙长风》《沂蒙山小调》等17部文学作品及《杨文学选集》(6卷)。曾获第三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第三届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第十一届、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奖项。 杨牧原,中国作协会员。在《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报告文学50余(部)篇,出版长篇报告文学3部。曾获第四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首届沂蒙精神文学奖等奖项。 "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蜩螗沸羹
第二章 开天辟地
第三章 大水大鱼
第四章 发面引子
第五章 拔刀亮剑
第六章 恢廓胸襟
第七章 信仰为王
第八章 水乳交融
第九章 生死与共
第十章 沂蒙脊梁
第十一章 红嫂素描
第十二章 红哥群雕
第十三章 改天换地
下部
第十四章 荆天棘地
第十五章 筚路蓝缕
第十六章 千年恶疠
第十七章 羁绊蛟龙
第十八章 一半天空
第十九章 库区移民
第二十章 绿水青山
第二十一章 信任资本
第二十二章 江河无形
第二十三章 楷模时代
第二十四章 翻天覆地
第二十五章 山河无恙
第二十六章 千年梦圆
摘要
     1.土匪血洗八里巷 鲁南匪患破坏了这片土地的秩序。 土匪是战乱和贫穷孕育的畸形儿,是罪孽和邪恶组合的怪胎。匪患是历史的毒瘤,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秩序,无情地撕裂了道德底线。 那些为非作歹的土匪都是道德严重缺失的人。 一直以来,对人的优选评价是“德才兼备”,可见“德”远比“才”更重要。有德无才者,也许一世碌碌无为,但会四邻和睦,不会给他人带来危险,给社会带来危害;有才无德者,就算才华盖世,也只会危害四方。如刘黑七、赵嬷嬷之流,他们统帅的人越多,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假如赵嬷嬷手下没有六百条枪,她就没有能力血洗由大刀队保护的东八里巷,也不会制造出震惊全国的鲁南大惨案。 让我们沿着时空隧道,回到1923年那场由土匪制造的山东第一惨案,当地的志书不约而同地称其为“赵嬷嬷血洗八里巷”。 八里巷全称东八里巷村,位于鲁东南,坐落在蜿蜒百里的马陵山下,以前属于郯城县,现在划归了临沭县。 马陵山是鲁东南最后的山脉,绵延至鲁南、苏北,号为“百里马陵”。公元前341年孙膑与庞涓斗法、军事目前有名的马陵之战,据说就在这里展开。20世纪60年代修大寨田时,山坳里挖出了成筐的箭镞和大量的戈矛,从历史遗物上看,这里也算是古战场了。 马陵山虽不高却依河而立,风景不错。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并御封其为“第一江山”。马陵山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人类祖先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从花厅文化和小徐庄文化遗址来看,这里的文明开化甚早,其中花厅文化遗址有着“东方的土筑金字塔”之称。 在鲁南境内,马陵山左牵沭河、右带沂河,可谓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坐落在山下的冲积平原上的东八里巷,土地肥沃,水路发达。20世纪20年代,东八里巷全村300余户,1200人口,算得上一个大村子;由于村民疾恶如仇,平时又喜欢练武,是周围村庄抗匪联庄会的会首,围圩的石墙既高且宽,坚固无比。村民配有土枪土炮,村里的百余名大刀会会员,白天放哨,夜里巡逻,守护着自己的亲人和财富。东八里巷是小股土匪无法撼动的村堡,因此,周边一些富户、商人也都迁居此地。于是,这里无意之间成为财富的聚集地。“人怕出名猪怕壮”,鲁南数股土匪也就惦记上了东八里巷,几乎到了垂涎欲滴的程度,孙美瑶、刘黑七、赵嬷嬷无不投来贪婪的目光。 一天,邻村的大刀会会员在清乡时,抓到赵嬷嬷手下的两名匪探,送交东八里巷扣押。 匪酋赵嬷嬷闻报震怒,派人传话,勒令东八里巷限时放人。赵嬷嬷的命令,血性的东八里巷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一向说一不二的赵嬷嬷哪咽得下这口窝囊气?其实,贪婪的赵嬷嬷早就派人收集东八里巷的信息了。东八里巷有多少财富她早已掌握,同时一直在暗中打探其他土匪的动静:刘黑七遭遇官军的重创,携残兵败卒逃亡;抱犊崮上的孙美瑶制造了临城火车大劫案,震惊了朝野,惊动了世界。这工夫,官府和官军的注意力都在抱犊崮上,没有力量顾及马陵山,自己何不干个大活?这样可一举三得:首先救出落难的兄弟,落个好名声;其次借机夺取东八里巷的财富;第三也好在其他杆子头面前露露脸,省得那些家伙一向把她的武装当成绣花的娘们。一向说干就干的女匪,亲率600多名荷枪实弹的匪徒,杀向东八里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沂蒙人有着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性格。东八里巷人毫不畏惧,拿起简陋的武器,凭借高大的围墙誓死抵抗,一时土枪、土炮向匪群轰击,大刀、长矛砍向爬墙的土匪。 众匪狂攻一日,死伤甚多,东八里巷依旧安然无恙。 腰插双枪、身跨烈马的赵嬷嬷,没想到小小的东八里巷如此硬气。看看死伤甚巨的部下,她意识到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打不开东八里巷的,于是连夜撤围。赵嬷嬷和刘黑七有些交情,可是两年前刘黑七被围,她拒不救援,已被刘黑七恨上了,她只好星夜策马驰奔百里之外,向文峰山的徐大鼻子和窦二敦二匪求助。 徐、窦二匪既贪财又好色。 狡诈的赵嬷嬷投其所好,答应破围之后,所获取的财物多半归徐、窦所有,出色的姑娘、媳妇任由二人挑选。土匪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家伙,面对眼前的诱惑和重金许诺,二匪满脸带笑,当即应诺。 徐、窦二匪各率匪徒,狼奔豕突。6月19日早上,他们在距东八里巷不远的店头村与赵匪会合。赵、徐、窦在十余名年轻女匪的伴护下结辔而来,千名匪徒迤逦于后。 一场浩劫在所难免了。 东八里巷的武姓两兄弟正在田间劳作,被行进中的匪徒抓住将头割下。匪徒用长杆挑着武姓两兄弟的头颅,绕着村周的围墙叫骂示众,名日:叫阵。 三天前刚刚击退赵匪的东八里巷人,不知徐、窦二匪入伙,加之初胜激发的豪气还没有消退,哪里把赵嬷嬷这个娘们放在眼里?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激起了阖村父老复仇的火焰。喝过符水的大刀会会员,凭血气之勇,当即打开圩门,挥刀舞枪冲向匪群。狡猾的匪徒开始后退,诱使村民远离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