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哥达纲领批判》研读

《哥达纲领批判》研读

  • 字数: 10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作者: 艾四林 蒙木桂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042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5月为反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而写的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会议上提出的党的纲领草案的批评意见。马克思在文中严厉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的谬论,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必须先作出各项社会扣除,然后才能在劳动者之间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消费资料。本书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作者简介
艾四林,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编。 蒙木桂,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1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从教10余年,合著《神会马克思》一书。
目录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  / 001 1875 年,光绪元年,哥达合并大会召 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前身,德国社会民 主工人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合 会(拉萨尔派)决意联合起来,组成新的 统一的德国工人运动政治力量:德国社会 主义工人党。党纲为“哥达纲领”,号称 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内核却是地道 的“拉萨尔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阅此 “哥达纲领”之后,心痛悲愤,恩格斯在 1875 年3 月18 日致倍倍尔的信中说到, 这个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是应当加 以批判的”,马克思则写了一封长信和一 篇长篇点评,即为《哥达纲领批判》。 第二章 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  / 021 “劳动”何时成为一件必须要“解放” 的事情?什么样的“劳动”会对劳动阶级 带来压迫与剥削?劳动所得应当在什么样 的尺度下进行公平分配?在“对德国工人 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中,马克思依据“哥 达纲领”的条文,首先对第一条关于劳动 创造财富及其分配、劳动解放等问题进行 了批驳。 第三章 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 与生产合作社  / 049 “哥达纲领”第二条这样写道:“德国 工人党从这些原则出发,力求用一切合法 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社 会,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 和—任何形式的剥削,消除一切社会的和 政治的不平等。”马克思首先在用语上对 “废除工资制度”提出建议,此处应当改 为“废除雇佣劳动制度”。 第四章 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 现代国家  / 081 在《哥达纲领批判》第四节对“国家 的自由基础”的批判中,马克思首先从国 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批判了纲领中错误 的国家观念,其次从现代社会即现代资产 阶级社会的前因后果出发,批判了现存的 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的实质, 并因而提及了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过渡阶 段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 第五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  / 14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是立基于其社 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哥达纲领 批判》全文的字里行间里所一再展示的 要旨。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者不能等 量齐观,在第一性的要义上,后者是前 者的终极目标。因而要理解《哥达纲领 批判》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命题 和概念,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 研究。 附  录 《哥达纲领批判》  / 15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