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谷文昌 只为百姓梦圆

谷文昌 只为百姓梦圆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钟兆云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46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人民英雄国家记忆文库由共青团中央指导,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发起,共同组织实施,以中宣部发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实体线索,以人民英雄的杰出事迹和精神传承为主要叙述内容,用革命文物讲好英烈故事,在物中见人见事见精神,重温民族复兴英雄史,打造新时代的《红旗飘飘》,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优秀精神食粮。 已出书目:《吉鸿昌:恨不抗日死》《杨靖宇:白山忠魂》《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雷锋:毛主席的好战士》《王进喜:我为祖国献石油》《谷文昌:只为百姓梦圆》
内容简介
本书以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为主人公,描写了他率领群众苦战风沙、旱涝、一心为人民造福的感人事迹。他把“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写在笔记本上,践行了一辈子。他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作品展现了一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楷模。
目录
序章 病危者:新任省委书记急急“转身”为哪般
一 “童话大王”:八尺门海堤写春秋
二 带枪县长:最后一战惊四海
三 立碑者:洒泪祭英烈
四 建设者:南门海堤承受风雨承受爱
五 南下干部:不负初心和使命
六 施政者:“寡妇村”阅尽德政和民心
七 挑战者:伏“虎”降“妖” 功归人民
八 先锋官:九棵树肖像
九 进化者:绿岛这样炼成
十 劳动者:县委书记和他的农民兄弟
十一 目击者:这一处天堂
十二 奋斗者:致敬和送别
十三 下放者:低谷中信念不渝
十四 勤务员:衣食住行知荣辱
十五 无产者:弥留之际的“无我”牵挂
十六 名世者:“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如何成经典
参考书目
摘要
     一  “童话大王”:八尺门海堤写春秋 1981年春天,项南从惊涛拍岸的八尺门海堤进入东山岛。他看到葱茏绿意,感受着先生之风。在他之前和之后好一段时间,除了大小船帆、飞鸟、鱼儿,还有云雾、风雨,八尺门海堤在浩渺沧海这一头,承载着每个人、每部车辆进出海岛的历史重任。 1991年,刚参加工作的我,也从八尺门海堤第一次进入东山。碧波荡漾的海面布满了养鱼的网箱,如同漂浮在海上的近千幢多彩玲珑小屋,宽阔的海湾上船只穿梭,鱼跃人欢,宛若一座热闹的小城镇,与腾空跨海飞架的引水渡槽交相辉映,如诗如画。当时只道好一片美丽壮观的“海上田园”,听了介绍,才知昔日只限于吞水纳潮的八尺门海湾,彼时已成全国县级优选的网箱养鱼基地,堪称一处溢金流银的“聚宝盆”。那时也只是隐约听说过谷文昌,不知眼前胜景出自何人之手。普天之下,谁坐一趟舟车,享用一次美味佳肴,下榻一家馆所,遇上一个可爱之人,会穷根究底打听这是谁制造谁开发谁出产的呢?但这个人身后的光芒太不一般、磁力四射,如一瓶珍藏多年的老窖,越来越多的人把他的名字和这个海堤联系在了一起,人以堤荣,堤以人贵。 第一次站在八尺门海堤觅史寻踪,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水深浪高的海峡呢?或者,如何能想到以前的海峡会是这个样? 必须回到历史现场。 八尺门,是昔日东山岛通往内陆距离最近、最主要的海峡渡口,以海这头的后林村,连接大陆那头相隔五六百米的云霄县岱南村。 史载,唐朝陈元光开发漳州、加冕“开漳圣王”时,因其部将陈平拓荒孤岛造福于民,乃将此渡口勒石命名“陈平渡”。此后的军事意义自不待言,此处成为通往大陆的咽喉。清廷为了断绝大陆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对福建沿海实行“迁界政策”,在“陈平渡”对岸挖沟、高筑界墙炮台并驻兵把守。被迫内迁的岛民思念家乡,常常站在八尺高四尺厚的界墙上隔海眺望故土,久而久之,“陈平渡”遂改名“八尺门”,“举目眺望八尺门,心碎神乱珠泪流”一诗因此而来。 解放军跨过八尺门天堑攻下满目疮痍的东山后,谷文昌和战友们一边为建立并巩固新政权而战,一边为即将开始的建设做准备。当县长后,地区和省里开会如碰上台风天,或八尺门渡口风大浪高,船只出不去,他也只能干着急。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不仅成为东山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对军事影响也颇大。 无从探知建堤何时成为谷文昌的朝思暮想,他的前任又何尝不知建堤的一举数得?难落实的焦点不是勘测不行,而是囊中羞涩,这点在谷文昌当家后,就更知底细了。 谷文昌站在八尺门渡口望着对岸“珠泪流”,乃因为1959年的一个夏日,这里又发生一起舟覆人亡的惨剧,数名死难者中还有孕妇。这可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当谷文昌闻讯赶至渡口时,只见岛上居民还在排着长队等船,摇楫前进的渔船在风浪中颠簸,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只觉得眼前的八尺门渡口,“洒向人间都是怨”。 “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百姓受苦受难了!”谷文昌如海水一般呜咽。 修建八尺门海堤,把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的愿望,在他心头激荡。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要敢闯新路,勇往直前!”他的话可以说得斩钉截铁,但县财政却依旧拖泥带水,不合作,砸锅卖铁也拿不出足够的现钱来。 谷文昌实在等不及了。身兼守岛部队政委的他,想到了联合驻军向上级报告。震惊中外的东山保卫战后,台湾方面声称要大规模地“反攻大陆”,虽是痴人说梦,但尽快改善东山与大陆间的交通,以应万全,却也是军事需要。 P10-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