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 字数: 4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92696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系列学术专著”之一,主要以中药药代动力学为核心,阐述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方及复方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与调控机制,并结合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阐明中药体内命运、药效(毒性)物质及作用方式。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系统介绍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内涵与基本理论、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中药相互作用和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各论分别介绍了中药黄酮、蒽醌、多糖及苷类、三萜、生物碱、苯丙素、甾体等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书可供中药学、药学类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药师、执业药师、临床医师及医药生产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刘中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在香港浸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工作于美国休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科教工作,研究聚焦于药物代谢与调控机制。主持重量课题12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型论文248篇,H-Index为42。担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编辑、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副主编、Molecular Pharmaceutics客座编辑,《中药材》和《中草药》杂志编委。出版专著11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36名。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总论
第一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内涵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四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的挑战与思路
第二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第一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的思路与策略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第四节 中药与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第五节 中药与西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第六节 中药与食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第七节 中药与内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第八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展望
第四章 时辰药代动力学
第一节 生物钟系统
第二节 药物体内过程时辰节律
第三节 Ⅰ相代谢酶时辰节律
第四节 Ⅱ相代谢酶时辰节律
第五节 转运蛋白时辰节律
第六节 中药时辰药代动力学与毒性
各论
第五章 中药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六章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蒽醌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药理和毒理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五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PKPD模型研究
第六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第七章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
第二节 影响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八章 中药三萜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五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第九章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十章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十一章 中药甾体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甾体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第十二章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第二节 影响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第三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