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阐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第2版)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阐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第2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48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理论的深刻性和内容的深奥性。本书是社会学理论的专业性书籍,需要具备较好理论基础的人才能读懂,适合作为社会学、哲学的研究生阅读。二是分析的系统性。本书是理解解释社会学理论传统的一本非常系统的著作。在本书中,吉登斯系统地清理了这一理论传统的源流,探讨了其得失,这在学术界并不多见。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批判”和“建构”两部分组成。前者体现在对20世纪中期“解释社会学传统”的批判性反思上,后者则体现在对“社会学方法”的新构想上。本书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吉登斯对于社会学方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上的话,本书是理解其灵感来源的一本重要著作。结构化理论的灵感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反思,集中体现在对“客体主义”理论传统的清理上;二是对解释社会学方法的反思,主要是对“主体主义”理论传统的反思。结构化理论将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的优点揉合在一起,同时又摒弃其不足。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正好是对主体主义理论传统的反思。在本书中,吉登斯以对孔德、涂尔干等社会学始祖作为反思的起点,系统清理了以舒茨、温奇等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以伽达默尔、阿贝尔、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解释学和批判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流派尽管注意到了“行动”在社会分析中的重要性,但存在种种缺陷。比如,仅仅将行动视为“有意义的”而非“实践的”,未将权力置于社会生活的核心地位;未注意到社会规范或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未能更多的讨论制度变迁及历史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分三个层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是对于能动行为、交往意图、行动合理性等的理解,从个体心理层面建构起有关人类行动的理解;二是超越对行动的“个人化”理解,从行动分析延展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再生产分析,考察人类行动如何形成了社会整合和社会再生产;三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提升,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秉持“双重解释学”(结构二重性概念)的立场,并为此提出这一解释立场的基本规则。
目录
前言 1
第二版导言 3
第一版导言 21
第一章 若干社会理论和哲学流派 35
存在主义现象学:舒茨 36
常人方法学 47
后维特根斯坦哲学:温奇 59
小结:阐释社会学的意义 68
阐释学和批判理论:伽达默尔、阿佩尔、哈贝马斯 70
第二章 能动性、行为识别和沟通目的 89
能动性问题 89
目的和谋划 94
行动的识别 97
行动的合理化 101
意义和沟通目的 106
第三章 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 114
秩序、权力、冲突:涂尔干和帕森斯 114
“唯意志论” 116
社会中的个体 117
秩序、权力、冲突:马克思 120
“有意义”沟通的生成 125
互动的道德秩序 129
互动中的权力关系 131
合理化和反思性 135
行动的动机 138
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 140
小结 148
第四章 解释性说明的形式 152
实证主义的困境 154
后期发展:波普尔和库恩 157
科学和非科学 160
相对主义和阐释分析 168
适当性问题 172
结论: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180
注释 189
索引 19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