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国人物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研究(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三国人物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研究(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付开镜//乔泽胤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370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三国时期典型人物为线索,采取个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三国时期部分重要人物的政治心理,来分析他们对历史所起到的作用。《三国志》《后汉书》所载三国时期人物甚多,而限于学力和精力,本书仅对其中的部分重要人物进行了研究,因此,本书所论的三国人物的心理,仅指部分典型人物的心理,而非所有典型人物的社会心理。典型人物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政治活动之中。显然,人的行为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反映。而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人生价值观念的反映。故而,人的核心价值选择的结果,必然表现在其政治活动之中。因此,本书的研究,采取个案法进行研究,侧重于典型人物的政治心理,有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本书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五位人物为研究的主体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五人为研究的主体对象,主要因为这五人在三国时期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在一定的意义上,三国的历史走向,这五位人物的贡献优选。
作者简介
付开镜(1966-),湖北枣阳人,博士,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新闻主任编辑,硕士生导师。已出版学术专著《魏晋南北朝官员惩治与复起研究》(学苑出版社,2011),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文学作品10余篇。其中多篇被转载;发表新闻作品甚多。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政治思想史。
目录
引言:历史心理学视阈下三国人物政治心理研究概述
第一章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影响曹操的前人与曹操的超越
第二节 仿周公还是效刘邦:曹操政治理想的矛盾
第三节 政治优势失效:曹操“挟天子”却难“令诸侯”
第二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刘备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汉朝留下的人和遗产与刘备的发扬光大
第二节 刘备对部属信任的层次与其事业的兴衰
第三章 “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孙权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孙权为什么“有勾践之奇”?
第二节 孙权称帝为什么迟于曹丕和刘备?
第四章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诸葛亮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谁是诸葛亮的人生榜样?
第二节 建立管乐般功业的前期准备:诸葛亮的躬耕模式
第三节 建立管乐般功业的政治实践:诸葛亮与兄长的分属异国
第五章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司马懿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司马懿的恩仇观及其复仇行动
第二节 曹操父子与司马懿之关系及历史走向的黑暗化
第六章 “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各大集团核心成员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一节 成功集团核心成员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二节 败亡集团核心成员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三节 投降集团核心成员的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第四节 “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徐州管辖权的“非私有化”运作
第七章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小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与政治选择的狭小
第一节 战乱时代的小民缺乏谋生的自由
第二节 战乱时代的士兵缺乏求生的自由
第三节 跟着刘备走:荆州百姓的一次主动选择
结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