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安心老去 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

安心老去 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572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越早准备规划,越早从容安心 人手推荐人生防坑指南 1.人人都会老,人人需要未老先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龄化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书是为了引导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尚未步入老龄期的中年人和年轻人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和观念。本书旨在推动全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2.作者是老龄化问题研究专家,以前瞻性的视角深入浅出带您解读“人口老龄化” 本书作者为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思路研究咨询专家,曾出版《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现致力于探寻老龄社会下各领域各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追踪人工智能在场景应用上的近期新动态和观察零售业的变化趋势。 3.定制解读大众关心的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养老金出现缺口,退休金不够了怎么办?三孩生育政策出台,你要不要生?马上35岁了,如何化解职场危机?单身浪潮来袭,不结婚到底是社会问题还是社会进步?保险与理财,到底选哪个?等等人生困惑和瓶颈,本书抽丝剥茧,给您提供科学实用的智慧支持。 4.众多行业大咖联袂推荐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有名人口学家、中华人口奖获得者、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原新,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左美云,国家民政部养老事务发展专家、国家卫健委老龄问题咨询专家贾云竹等众多行业大咖以专业化地视角为读者诚挚推荐。 5.资料翔实,可读性强 书中有全新的政策解读及对老龄行业的展望,观点具有科学性及性,写作通俗易懂,行文言简意赅,同时穿插有许多有趣的小知识,好懂又好读。 6.装帧精美,绿色印刷 本书封面由知名设计师操刀,烫金工艺精美典雅,内文采用环保绿色印刷,是阅读、收藏、馈赠佳品。
内容简介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全球正在成为一个变老的世界,中国正在迎来一个变老的世纪。人口老龄化的强烈冲击,正日益超出年轻社会下人们的理解和想象。
老龄化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是,老龄化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冲击有多广?影响有多深?很多人对此仍然毫无认知或知之甚少。本书旨在引导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全社会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和观念。
本书面向全社会和全龄群体,主要目的是推动大家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作者简介
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曾出版《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100问》,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思路研究咨询专家。曾长期从事信息分析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现致力于探寻老龄社会下各领域各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追踪人工智能在场景应用上的近期新动态和观察零售业的变化趋势。
目录
引言 老龄化——历史记录大“灰犀牛”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会老
人的变化:影响和决定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
扩展阅读1 互联网时代,死亡不能一了百了
第1章 老龄化冲击:从全球到中国
全球:一个变老的世界
老龄化是一种个体现象吗?
扩展阅读2 老龄、老龄化与老龄社会的标准
扩展阅读3 日本2017年度畅销书《未来年表》:一个悲观的老龄世界
扩展阅读4 飞虎队:年华易老,觉远行非易
全球变老,大势所趋
中国:一个变老的世纪
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
超级老龄化来势凶猛
2018:拐点已来
扩展阅读5 2018年:全球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首次超过5岁以下儿童数量
《政府工作报告》七谈老龄化
扩展阅读6 2019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怎么说?
冲击:无处不在
英国保守党:得罪老人,从大胜到大败
拼多多:以前“双十一”闺女教我怎么买,现在“双十一”我教闺女怎么拼
“三抛世代”“5P青年”与“十级孤独”
单身经济
日本:租来的家人
第2章 老龄化洞察:机遇与挑战
老龄化从哪里来?
长寿:老龄化“发动机”
少子:老龄化“加速器”
扩展阅读7 生育的相关概念:育龄妇女、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迁移:老龄化“变压器”
老龄化三问
老龄与老年,是一回事吗?
老龄化不是问题,是趋势!
老龄化与老龄社会、养老是什么关系?
第三人生涌现
第三人生:新的生命阶段
新老龄群体,新在哪里?
中国还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吗?
世卫组织的倡议: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中国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3章 延迟退休板上钉钉,你怎么办?
退休的前世今生
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的退休制度
被延迟的退休
退休,为什么要延迟?
扩展阅读8 深圳大学校长抗议银行只招“211”大学学生
延迟退休,怎么做?
延迟退休影响的只是个人吗?
“汉尼拔困局”:越退越晚的魔咒
日本:从延迟退休到永不退休
扩展阅读9 日本:父亲刺死在家啃老的儿子
“汉尼拔困局”
扩展阅读10 澳大利亚一波三折的延迟退休
如何避免“汉尼拔困局”?
老龄群体就业,可能吗?
“后浪”已来与中年危机下,工作在哪里?
扩展阅读11 武汉一菜市场规定女摊贩不超过45岁,男摊贩不超过50岁
老龄群体就业,国外什么样?
扩展阅读12 辽宁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
延迟的不是退休,是参与
第4章 养老金入不敷出,谁来为你的养老买单?
扩展阅读13 社科院:2035年养老金或耗尽累计结余
老后破产,为何发生?
养老,需要多少钱?
日本老龄家庭2000万日元的养老金缺口从何而来?
健康:大力度优惠,也是最贵的
养老,钱从哪里来?
公共养老金的由来
从单支柱到三支柱
五支柱养老金制度的确立
你的养老你做主
保险与理财,到底选哪个?
行动比选择更重要
月入万元养老金,可能吗?
第5章 三孩政策来了,你生不生?
从何时起,生孩子成了一个“问题”?
三任英国女王的生育故事
第一次人口转变:从多生到少生
扩展阅读14 多生vs少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次争辩
第二次人口转变:从早生到晚生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吗?
西方与东方:生育与婚育
结婚率下降:是社会问题还是社会进步?
中国:从单独二孩到放开三孩
鼓励生育,哪种办法有效?
压在生育率上的“三座大山”
提高生育率的七种武器
放开三孩:关键是落实好“五个要”的配套支持
扩展阅读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四个看点
第6章 家家有老人,你需要做什么?
家庭、日常生活里的沟通
餐桌上的养老话题,别让李尔王的悲剧发生
给老人买新手机,你要做的几件事
谁来教老人学手机?
关心父母,从脚开始!
什么是适老化?
老婆婆的困惑
摔不起——居家适老化的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
居家适老化:做什么?怎么做?
扩展阅读16 居家适老化改造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医院,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医院,我们能不去吗?
看病,从接受医院的不足开始
治病,标准治疗方案不是坏事
第7章 万亿银发经济,机会在哪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要素——对老龄化的认知和准备程度
消费模式的转变
扩展阅读17 热销的成人纸尿裤
生产模式的转变
创新更加重要
扩展阅读18 日本:与老龄化一起增长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
结构性竞争加剧
扩展阅读19 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3.75亿人面临摩擦性失业
玩转银发经济,需要怎么做?
康养小镇:养老vs怀旧
老龄地产:郊区vs市区
老龄玩具:盲点vs误区
老龄餐饮:价格vs价值
智能养老:软件vs硬件
看日本零售业如何玩转老龄经济
新宿京王百货:对老龄群体再细分
永旺葛西G.GMall:针对老龄群体的社群化运营
超市与便利屋:融入老龄群体生活
第8章人人都会老,未老先备
幸福老去的方式,你知道吗?
单身者,如何谋划你的养老生活?
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
扩展阅读20 小说《天黑得很慢》里的空巢独居老人
“我这一年竟没有新朋友”
豌豆公主与躺平主义
如何选择一家好的养老机构?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你分得清吗?
挑选养老院的三原则
养老院的星级重要吗?
结语 安心老去——褚时健的启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