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群际认知的刻板印象 面孔补偿效应

群际认知的刻板印象 面孔补偿效应

  • 字数: 2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志军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28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群成员与外群成员如何看待彼此?这是群际认知中刻板印象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议题。不同群体间是否如社会认知内容模型框架下,依照热情与能力“此高彼低”的方式看待双方?这尚待考证。本书以面孔为媒介,通过反向相关图像分类技术,从心理表征层面操纵热情和能力特质维度,对群际认知中的面孔补偿效应展开了系列探索。本书以实验室的“心理科学”为起点,致力于走向“社会现实”,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于面孔形成第一印象及特质推断提供了有趣的研究发现。
目录
1 社会认知内容的研究进展
1.1 社会认知内容的基本维度
1.2 社会认知内容模型
2 群际认知的补偿效应
2.1 补偿效应的界定
2.2 补偿效应的解释理论
3 补偿效应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3.1 补偿效应的研究现状
3.2 补偿效应的研究不足
4 反向相关图像分类技术
4.1 RCIC的起源与数理基础
4.2 RCIC研究范式的发展脉络
4.3 RCIC的技术优势
4.4 RCIC的应用领域
4.5 RCIC的技术局限与应用展望
5 群际面孔补偿效应的RCIC研究
5.1 面孔特质结构的“大二”模型
5.2 实验1:操纵面孔热情维度的补偿效应研究
5.3 实验2:操纵面孔能力维度的补偿效应研究
6 面孔补偿效应的双维度检验
6.1 实验3预实验
6.2 实验3正式实验
7 集体自尊在面孔补偿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7.1 实验4:集体自尊在HWLC面孔补偿效应印象中的调节作用
7.2 实验5:集体自尊在LWHC面孔补偿效应印象中的调节作用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