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研究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崔海洋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770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西南地区传统农业生计的优越性及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展开论述,探讨森林与稻田、农田与畜牧、畜牧与森林等具体生产项目之间有序并存的互动关系。在结构上分为理论与方法、稻作经济和茶叶产业三个专题,各成一篇,本书中所使用的资料,部分来自田野考察,部分来自历年资料库中搜集的材料,强调研究的现场性、可靠性和原始性。目的在于赋予民族文化生态的研究以真正的活力和现实的生命力。希望能够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构想的实现,提供一些学理上的反思和推进路径上的借鉴。
目录
理论与方法篇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黔东南州侗族地区为例
从侗族传统生计看现代农业内涵的不确定性——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个案研究
当传统生计遭遇外来技术——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村为例
稻作农业篇
论侗族制度文化对传统生计的维护——以黄岗侗族的糯稻保种、育种、传种机制为例
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
侗族地区引种杂交稻引发森林生态蜕变的文化思考——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为例
侗族梯田构建智慧与生态安全
侗族稻田与森林和谐共存模式的启示——以黄岗侗族规避生态脆弱环节智慧为例
浅谈侗族传统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抗风险功效
侗族传统糯稻种植生计的生态价值——以贵州黎平县黄岗侗族田野调查为例
侗族传统稻作模式流变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用——以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模式为例
茶叶产业篇
茶的技术与生态——基于《茶史》解读与“东苗茶”比较视角
制度、市场与文化:古茶树群落活态遗存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茶文化研究状况与热点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东盟茶文化交流:问题、前景与对策
贵州镇远天印茶的“土贡”身份与品牌建构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