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教育:领先全球的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智能教育:领先全球的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钱津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7594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为一部研究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本书提出在新技术革命开创的当今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在创新的智能教育理念下进行本体性的智能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智能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智能型人才。智能教育是新的智能时代应有的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将开启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时代。遵照创新的智能教育理念进行的高等教育本体性改革,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开设专门的智能教育通识课程,二是探讨新的高等智能教育教学方式。专门的智能教育通识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主干模块和实践模块三大部分。新的高等智能教育教学方式则是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的具有更高效率和更好效果的教学方式,改革要求实现由课件教学向软件教学的提升,实现由学生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教学方式向学生主动的发现性学习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研究的角度讲,实施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本体性的智能教育改革将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简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等教育是保障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改革是深化改革之中的重要改革。本书提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智能时代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去除旧的常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智能教育理念,全面深入地进行本体性的智能教育改革,从而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已经走出精英教育历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智能型人才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由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主动发现式的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大学通识课程由非智能教育课程向智能教育课程的根本性转变。其中,*关键、*重要的改革要求,在于实现由课件教学向软件教学的突破性转变。智能教育改革强调,必须充分利用当代*优选、*智能的技术手段进行各个学科的高等教育,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停留在非智能时代。实行智能教育改革之后,可以做到各个高校各个学科都使用国内统一的教学软件,都达到一流的教学水平,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本书探讨智能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领先的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浙江金华人,1951年生于天津市,经济学博士。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筹)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济学分支学科主编,中国经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法定代表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2部,个人编著3部、合著20部,作为执行编委编辑《政治经济学大辞典》1部,《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13部,主编《企业文化沙龙》丛书18部。代表作《劳动论》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和自身历史认识的*新成果。
目录
目录导论:智能时代需要智能人才001一、中国经济的腾飞001二、智能时代的到来005三、智能人才的稀缺008四、高等教育的改革014·第一篇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第一章走出精英教育的历史传统019一、劳动发展与教育演变019二、社会精英与精英教育022三、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023四、须扬弃的高等精英教育027五、升华的高等教育使命030第二章开启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032一、历史的财富032二、变革的体制034三、全面的进展038四、对优质模式的探讨041第三章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责任046一、培育优秀的高素质老百姓046二、培养基础性的智能型人才050三、培养应用性的智能型人才052四、全面传播与传承人类文明055·目录··第二篇高等智能教育理念·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061一、智能教育的含义061二、智能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064三、智能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066四、智能教育的起步068第五章新理念决定高质量072一、教育质量的时代性072二、已付出的巨大努力074三、至今未解的难题077四、建造新的大厦079·第三篇智能教育的通识课程模块·第六章基础模块085一、计算机基础课程085二、高等数学课程087三、逻辑学课程089第七章主干模块093一、社会学课程093二、科技史课程095三、创造性思维学课程098四、社会心理学课程 100五、公共关系学课程103六、人际关系学课程105七、欧洲哲学史课程108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课程110第八章实践模块114一、始业教育实践课程114二、品德培养实践课程119三、社会服务实践课程123四、实践课的落实与考核126·第四篇基本教学方式的变革·第九章从课件教学到软件教学131一、课件教学的局限性131二、为何实施软件教学134三、文理类的教学软件136四、工科类的教学软件138第十章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142一、被动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式142二、主动的发现性学习的教学方式144三、转变教学方式的必要性147四、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149五、教学方式转变的主要难点151第十一章软件教学的实践155一、法律基础课实践156二、会计学课程实践158三、其他课程实践的准备160四、思考与建议163·第五篇教学改革深化的探讨·第十二章高校教育与企业教育169一、高等教育观念的改变169二、高校教育中的企业教育171三、企业教育中的高校教育174四、现代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176五、北京八维研修学院的创新实践178第十三章大学生必须以学为本183一、学历与学习183二、打工与学习185三、玩乐与学习188四、实践与学习190五、智能教育与以学为本192第十四章差异化服务的教育思想195一、为何需要差异化服务195二、差异化服务的基本方面198三、差异化服务的前提与原则200四、智能教育与差异化服务202第十五章当代高等教育的本体性改革205一、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本体性挑战205二、制度性改革与本体性改革207三、本体性改革的现实必要性209四、开启智能教育本体性改革211五、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13结束语:路就在脚下217一、学无止境217二、惰性阻力220三、帮助学生221四、思想提升224附录227论中国现阶段优先发展教育227关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经济学思考239你们是未来的白领——开学致辞251你们将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开学致辞253你们须由被强制学习向自觉学习转变——开学致辞256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开学致辞259毕业后不要放松学习——2015届毕业典礼致辞261毕业后需要坚持守规矩——2016届毕业典礼致辞263参考文献265跋267致谢27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