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研究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研究

  • 字数: 2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周兆海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910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把关于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研究置于“教师职业属性”与“农村社会属性”的框架下展开探讨,并建构了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理论解释框架:一是稀缺性知识是决定性因素;二是礼制规约是约束性条件;三是城乡社会等级结构属于空间性。通过学术考察发现,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总体经历了从道德去魅化到地位边缘化的变迁。然而,受王朝更替和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影响,农村教师逐步失却了来自社会结构和文教道统的道德性支持和道德权威,转而依附于权力和利益支配系统。在生存性资源紧张而道德性资源式微的当代,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由其占有生存性资源的情况决定。但受知识稀缺性弱化、城乡社会与教育等级关系强化的三重因素影响,农村教师在生存性资源的占有和支配过程中处于明显弱势,以致其地位的下沉有因而上升乏力。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述评
三 研究问题与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理论审视
第二章 社会地位的生成逻辑
一 社会地位的界说
二 社会地位获得的两种途径
三 不同社会类型下获得社会地位的逻辑取向
第三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机制
一 稀缺性知识: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决定性因素
二 礼制规约: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约束性条件
三 城乡有别: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获得的空间性
第二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第四章 去魅:农村教师职业的现代性转化
一 文教道统: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支持力量的构成与强化
二 道体下移: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社会支持力量弱化与瓦解
三 生存为上:农村教师道德理性与生存理性的冲突与妥协
第五章 边缘化: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当代窘境
一 农村教师知识稀缺性的弱化
二 城乡社会与教育系统之于农村教师的等级强化
第三部分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未来展望
第六章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可能性
一 农村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知识的相对稀缺性
二 社会能否提供农村教师具有竞争性薪酬待遇
三 社会能否实现尊师与社会道德使命相吻合
结语 从道德关怀到制度关怀再到双重关怀:农村教师政策的重心转移与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走向
一 农村教师政策的重心转移
二 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再审视
三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