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写作学40年(1980~2020)

当代写作学40年(1980~2020)

  • 字数: 2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方长安萧映宋时磊主编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71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写作是人类重要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固有的能力与属性;人类的写作史就是文化的沉积史与文明发展史,是生命画卷的延展史、意义的阐释生成史。写作学是研究写作特征与规律的学科,以人的书写行为及其历史为研究对象。当代写作学,在历史发展的大时代艰难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020年,中国写作学会创会40周年之际,邀请各地学者围绕写作学科发展历史撰稿集成这本《当代写作学40年(1980~2020)》。 这些文章回顾了中国当代写作学科建设、写作学人才培养、中国写作学会发展,以及写作学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平台《写作》杂志办刊史等,一定程度上总结了40年来写作学科发展的经验,反思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构想了写作学科未来蓝图。从这些文章中,特别是“写作学师友”系列文章中,不难发现当代写作学人对写作学的感情与责任,他们在教学、科研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令人感佩。毫无疑问,从内容看,本书在中国写作学科建设目前,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与理论探索意义。
作者简介
方长安,男,1963年生,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长江学术》主编,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诗研究、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研究、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7部,合著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3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十数篇被《新华文摘》摘要或篇目辑览,多篇收入不同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目录
第一部分 写作学科建设回顾
我担任会长期间的二三事 於可训
写作学观念的回视与反思 潘新和
写作学科的新视野:跨文体、可视化、新媒体 董小玉
知识学模式与写作学学科提问方式之转变 邢建昌
中国写作学学科的现状与未来 戴红贤
创意写作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宋时磊
第二部分 写作学人才培养
首届写作专业助教进修班摭谈 容本镇
从入学全国首届写作助教班说起——忆撰写“写作三规律”的前前后后 张明
在探索中前行的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回顾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科发展四十年(1979~2019) 张国龙 封文慧
创意写作在中国:复旦大学模式 王宏图
钱伟长校长与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的创办 葛红兵
西北大学写作教育述记 陈晓辉
第三部分 写作学会发展
金色的记忆 陈学璞
岁月回眸:“现代写作”学术历程述略 尉天骄
中国写作学会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创建与发展简要回顾 岳海翔
江西写作教育事业20年回顾 邬乾湖
从《写作学高级教程》引起的回忆 李保均
热爱并坚守着——河北省写作学会会长刘绍本教授访谈 刘绍本 口述
第四部分 写作学师友
40年写作研究之路与难忘的师友——为纪念中国写作学会成立40周年而作 杜福磊
从一张发黄的名片说开去——追忆我的爷爷周姬昌先生二三事 周哲
仰望写作之星——深切怀念裴显生会长 尹相如
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追怀中国写作学会原副会长、我的恩师任遂虎教授 崔正升
第五部分 我与《写作》杂志
“写作”拾零 张厚明
我的写作之缘 王泽龙
我与“写作”的亲密接触——写在中国写作学会创会40周年之际 杨景生
《写作》引领我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杨秀廷
我珍藏的一本《写作》创刊号 孟进喜
写作,伴我成长 吴杰
后记 萧映 宋时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