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

上古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

  • 字数: 4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郑妞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43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谐声字是上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关于上古是否有复辅音的争论,也与如何解释特殊谐声字密切相关。前人对特殊谐声字的讨论多是举例性质的,未见有对特殊谐声字作系统而深入的考证。本书以上古牙喉音中出现的特殊谐声字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说文解字》谐声数据库,在区分谐声层级的基础上选取特殊谐声字,对与牙喉音相关的特殊谐声字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考证.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 1. 探讨了“音近”标准和谐声原则的历史变迁。 2. 考察了与牙喉音相关的特殊谐声字上古时期的语音面貌。 3. 总结了特殊谐声字产生的原因。 4. 从汉语内证材料出发分析总结了复辅音学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上古音限定于周秦两汉时期,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材料,系统考察了牙喉音特殊谐声字的上古语音面貌,对上古音研究中与特殊谐声字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认为,特殊谐声字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大都与规律性的历史语音演变无关,真正的特殊谐声字数量并不多;絶大多数特殊谐声字上古当是单辅音,与中古音形成系统对应,其读音上古已经形成。复辅音学说在解释上古汉语的内证材料、历史语音的发展演变以及音系的声韵配合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作者简介
郑妞,1984年生,湖北当阳人。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发表有关上古音、音义关系、佛经音义的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各一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解题
第二节 有关牙喉音特殊谐声关系研究的概况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谐声字与上古音
第一节 “音近”与“谐声原则”
第二节 谐声系列音类求证法
第三章 牙喉音与章组字的特殊谐声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牙喉音主谐字和章组的特殊谐声
第三节  章组主谐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谐声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牙喉音与端知组字的特殊谐声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牙喉音主谐字和端知组的特殊谐声
第三节 端知组主谐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谐声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牙喉音与精庄组字的特殊谐声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牙喉音主谐字和精庄组的特殊谐声
第三节 精庄组主谐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谐声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牙喉音与帮非组字的特殊谐声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牙喉音主谐字和帮非组的特殊谐声
第三节 帮非组主谐字和牙喉音的特殊谐声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以母的谐声问题和上古音构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特殊谐声研究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同义换读
第二节 同形字
第三节 误定声符
第四节 音变构词
第五节 语流音变
第六节 读音类推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前人利用谐声字研究上古声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从对韵部相通及声母相通材料处理的不一致性看复辅音构拟的缺陷
第三节 复辅音构拟和汉语形态之争
第四节 特殊谐声字的研究与上古音系结构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説文》声符分布表
附录二 《説文》谐声字声母相遇次数表
附录三 牙喉音和章组特殊谐声字表
附录四 牙喉音和端知组特殊谐声字表
附录五 牙喉音和精庄组特殊谐声字表
附录六 牙喉音和帮非组特殊谐声字表
附录七 《史记》补充材料
附录八 声符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