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太宰治的后半生

太宰治的后半生

  • 字数: 3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长部日出雄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751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万千文艺青年的枕边书,他的人生比《人间失格》还要精彩一百倍! ★日本知名太宰治研究专家、直木奖得主长部日出雄重磅传记作品,全面呈现太宰治生命zui后十年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太宰治为何在日本拥有持续的高人气?他为何绝望厌世?何以总有女人心甘情愿陪他一起寻死?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文学作家何以对他推崇备至?
作者简介
李重民,资深翻译家。1953年生于上海。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译著主要有森村诚一的《高层的死角》、渡边淳一的《爱在原野尽头》、吉本芭娜娜的《甘露》、高杉良的《金融腐蚀列岛》、村上龙的《伊维萨》和《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邂逅/001
第二章阿里阿德涅之线/033
第三章情书/065
第四章启程/091
第五章新生活/123
第六章第一个读者/143
第七章华丽转身/169
第八章救赎/195
第九章“美谈”的韵律/213
第十章花火/237
第十一章Last one/251
第十二章后方的觉悟/267
第十三章很好喜剧作者/291
第十四章櫻桃的伤感/305
第十五章最后的悖论/331
第十六章人间的离别/441
后记/537
译后小记/539
摘要
     石原美知子最早是在文章里认识后来将她引向艰难命运的小说家的。 此话并不是仅仅作为纯粹的读者而说的。 那年——昭和十三年(1938年)七月上旬,在甲府的石原家,有人提起一桩始料未及的婚事。事情的经过以后细说,起因是井伏鳟二写的一封信。 这封寄给在甲府的巴士公司工作的熟人家的信,经收信人的手,被送到石原家。 美知子在后来撰写的回忆文章里写道: 知道太宰治这个作家,起因是井伏先生写给斋藤先生的一封信,信封上用娟秀的毛笔楷书写着收信人的地址和名字:“甲府市竖町九十三番地斋藤文二郎收。”细长的信封插在我父母家内客厅的信袋里前后有很长时间。我记得母亲忍不住感叹说:“这个人的字写得多好啊!” 井伏鳟二的毛笔书法,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就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太宰治和并非其夫人的另一名女子一起在玉川上水投河时,是我在新制中学读二年级时的初夏——在学校放学回家的途中,在旧书店的书架上取下只剩最后一本的《御伽草纸》。花上整整一夜的时间把它读完,被它那无与伦比的情趣所吸引,便接连不断地追寻着太宰的作品,其间得知他有个老师叫井伏鳟二。 在改造社出版的《新日本文学全集》第一卷里,收录着井伏鳟二的《细波军记》《多甚古村》《约翰万次郎漂流记》《鲤》《山椒鱼》等代表作。图书卷首还有作者坐在桌子前的插图照片和亲笔写在彩纸上的书法照片,照片上用毛笔写着“我喜欢树木,尤其对竹柏樟橡杉枣等情有独钟”。毛笔字与作品的风格一样,散发着潇洒飘逸、大气磅礴的神韵。在中学生的眼里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神韵。 井伏鳟二戴着圆边眼镜,穿着和服,手持钢笔,目光注视着矮桌上的稿纸。我看到作者这样的近影照片后,留下了朴实刚毅的作家印象。 这个全集中的一卷,以佐野繁次郎超群拔俗的装帧设计,给人一种怎么也想不到是在战争最残酷的昭和十七年(1942年)出版、经过再三推敲后带有都市时尚的感觉。我虽是中学生却也爱不释手,以后不知道读了多少遍。 稍稍打岔一下,我在这里想再申辩一句,因为这第一本书拿到手时,曾使我感到有多么珍贵的价值,产生了多大的眷恋。 井伏鳟二用毛笔写在卷纸上寄给斋藤先生的,是帮太宰治物色未来妻子的委托信,对方的年龄限定在虚岁十九岁到二十九岁。关于三十岁的太宰,信上只写着以前出版过几本小说集,最近也有作品将要发表等,对太宰的私生活,丝毫没有提起。 井伏鳟二因字迹清晰令美知子母亲赞叹不已。井伏这一年刚刚凭借《约翰万次郎漂流记》获得第六届直木奖,以质朴的文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即便没有那些特点,见面觉得不靠谱的人首先就不会来说媒,井伏是个待人真挚、朴实寡言的人。 总之,这桩婚事有人品如此过硬的人牵线搭桥。 信里即使对太宰的私生活只字未提,但生于贵族院议员、津轻大地主家庭,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这些情况还是应该会写的。 另一方面,石原家是个秀才世家。已故父亲于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地质学科毕业后当老师,在山口、岛根、山形等各县历任中学校长,回到故乡山梨后埋头研究地质和动植物,著有《富士山的自然界》《富士的地理和地质》等著作,是个老学究。几年前病逝的哥哥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三姐夫也是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毕业的工程师。 美知子从山梨县立甲府高中女子学校、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科毕业,当时作为山梨县立都留高等女子学校的教师,负责教历史和地理,还担任管理宿舍的舍监,二十七岁,以前不要说太宰治的作品,就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她不可能对文学漠不关心。 三年前,她读过刊登在《文艺春秋》上获第一届芥川奖的石川达三的《苍氓》,甚至依稀记得入围作品的作家高见顺和衣卷省三的名字,却不知为何,对笔名极富特点的太宰治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留下。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