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 字数: 674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883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是一本对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性呈现的编著。《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侧重于学术回顾、学术总结与学术展望,旨在展现经济哲学的成长历程、反映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展望经济哲学的未来前景、凝聚更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聚焦并引领前沿性学术热点、扩大经济哲学研究的影响力、推进经济哲学研究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作者简介
张雄,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科2级教授,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津贴享受者。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财经大学科研标兵、上海财经大学教书育人标兵。学术研究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中国图书奖1项;教育部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1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科学发展观研究》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1985年以来,在国内学术界提出的创新观点主要有:忧患意识论、历史转折论、非理性与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哲学传统、现代性逻辑预设的查审、货币化生存世界的哲学批判、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事件经济与事件文化等。学术成果:专著  【1】专著《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版。【2】专著《经济哲学: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本书获2002年度中国图书奖;2002年度中振优秀著作奖;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3】专著、博士后论文《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该书为中国博士后国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刊发了5000字书评文章;《人民日报》1998年3月26日发表3000字的书评文章。《光明日报》1995年2月23日全文刊出这项课题4000字的开题报告。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伍柏麟教授在成果鉴定决议书中指出,“这一研究拓宽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处于经济学哲学研究的前沿,取得研究成果是优选的、优秀的和开拓性的”。【4】专著、博士论文《历史转折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出版。光明日报、哲学动态、学术月刊、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刊发了国内专家****的书评、书荐、书摘等文章。前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有名哲学家汝信研究员在《文汇报》撰文,称该书“填补了国内哲学研究的空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质量”。
目录
一 特载
马克思正义观的含义、发展路径及其当代性

二 专文
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
以哲学把握经济的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哲学”的五个维度
青年恩格斯基于商业视角的私有制批判理论:内涵与意义
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思想和实践上的新贡献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财富观嬗变的经济哲学分析
新时代友善的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
《21世纪资本论》数据应用逻辑预设的哲学追问及现实启示——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新时代我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机制
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 观点荟萃
(一)现代资本主义研究
同情与良知:两种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范畴分析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跨国资本问题评析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新趋势
马克思语境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与特点
贪婪与恐惧: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新阐释
符号拜物教的表现形式及精神异化特质探析
“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如何可能——基于“资本形而上学”批判的时代反思
生存的数字之影:数字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
数字资本主义的时间与劳动统治及其批判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现代意蕴
金融化:时间与权力的同构
21世纪:金融叙事中心化与整体主义精神边缘化
马克思资本逻辑视角下技术资本化的路径探析
(二)中国问题与中国道路研究
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破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世界性难题
走出“中国文化世界生产”之路
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
……

四 学术会议与学术动态
五 人才培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