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学论集

朱学论集

  • 字数: 3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陈荣捷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588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际儒学泰斗陈荣捷先生探讨朱子学的代表作 ☆从学说、学派、人格、历史等方面,揭示朱学之特色,及朱子为何集儒学之大成 从经学到理学:朱熹——影响中国800多年的儒学集大成者 在中国哲学史或思想目前,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从儒学发展历史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学,到两汉至隋唐的经学,再到宋、元、明、清的理学。宋朝,是儒学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朱熹肩负起了实现儒学变革的使命,完成了儒学道统的建立,建构了一套缜密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同时,以朱熹为核心,形成了朱子学派,学派之人努力实现了新儒家思想的发展,新儒学传受道统的建立,以及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子书代替五经的地位,赋予儒学以新面貌与新特质。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家提倡的气节、道德、实践、民本等思想不仅对统治者、知识分子,甚至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只有透彻了解朱熹及其开创的朱子学的特色,才能理解从经学到理学这一儒学重大变革的意义,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朱学论集》——要言不烦、语言平实的朱学经典读物 《朱学论集》是国际朱子学权威陈荣捷60岁到80岁专注于朱子研究的成果之一,收入陈荣捷这一时期所写的15篇重要的朱子学论文。这些文章要言不烦、逻辑清晰、语言平实、分析深刻,对了解朱子学实有何重要价值,兹举数条: ·说朱子之太极、理气、道统观等文章,汗牛充栋,然其哲学意义,尚未大明,今特从此角度深究之。程朱之异,言之者少,今亦以哲学观点详论之。 ·朱子《仁说》为其十余年之聚心积力。其著作动机、时期,其用词之来源与分析,及与南轩《仁说》之比较,皆待解决。今从各面探究,并采用日人材料,敢云详尽。 ·鹅湖之会为学者所喜言,然取材实不出《象山全集》与《朱子年谱》之外。予乃于时期、地点、人物、讨论题目诸点,广寻细索。乃见此历史上有名之会,非专为学术之异同,而异同又非专在博约之辨也。 ·关于朱子门人,固有专著数种。然皆从夸耀朱门出发,错误百出。今以事论事,且用日、韩资料,使其面目一新。无意中发现各书所未提及而确为朱子门人者三十四人。 ·阳明《晚年定论》与明初朱子学派,观点与其他学者不同。是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关于朱子之书汗牛充栋,这本《朱学论集》,从学说、学派、人格、历史等方面,揭示朱学之特色,及朱子为何集儒学之大成,是了解朱子学的经典读物。
内容简介
《朱学论集》是陈荣捷晚年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容涉及朱子所论“太极”“理气”“道统观”的哲学意义,鹅湖之会的时间、地点、人物、讨论题目,朱熹与陆九渊通讯往来的详情,朱子的经济状态与宗教生活,元明清各代和海外朱子学研究情况的论述和介绍等主题。《朱学论集》立论高屋建瓴,分析深刻,资料丰富,对进一步理解朱熹思想很有帮助,也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朱子研究新材料之发见”的研究特色。
作者简介
陈荣捷(1901-1994),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领袖,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泰斗,被欧美学术界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 1929年以《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职。1943年任美国东北名校、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哲学教授,1951年任达特茅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优选学术职位。1966年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赠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1975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思想兼任教授,与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的狄百瑞教授联合执教哥大新儒学讨论班,直至晚年。197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0年选为美国“亚洲及比较哲学学会”会长。 曾将《坛经》《传习录》《道德经》翻译为英文。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中国哲学资料书》)《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熹》《朱子新探索》《<近思录>详注集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王阳明与禅》等。
目录
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
论朱子之《仁说》
新儒家范型:论程朱之异
朱子评老子与论其与“生生”观念之关系
朱子之《近思录》
朱子之宗教实践
朱子固穷
朱陆鹅湖之会补述
朱陆通讯详述
朱门之特色及其意义
元代之朱子学
早期明代之程朱学派
从《朱子晚年定论》看阳明之于朱子
《性理精义》与十七世纪之程朱学派
欧美之朱子学
附录一朱熹与新儒学
附录二陈淳《北溪字义》
附录三译后赘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