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优先原则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

生态优先原则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

  • 字数: 3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郭菲//冯长春//李韦//王福良//张诗逸等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66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3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一章绪论主要回顾两型社会建设和土地规划技术的背景,并介绍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的成果、作用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适宜性、土地生态环境容量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次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具体说明各技术的技术路线、资料准备和技术流程,从而形成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五章以湘江新区为例,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按照三项技术的流程,得出适用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结果。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一章绪论主要回顾两型社会建设和土地规划技术的背景,并介绍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的成果、作用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适宜性、土地生态环境容量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次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具体说明各技术的技术路线、资料准备和技术流程,从而形成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五章以湘江新区为例,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按照三项技术的流程,得出适用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结果。
作者简介
郭菲,女,湖北公安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助理、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与土地规划、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性项目子课题1项。 冯长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系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土地规划研究院主任
目录
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研究背景及思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框架
第二部分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潜力分析
第二章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评价分析
思路方法
第一节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三章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评价思路框架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 湖南湘江新区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第一节 湘江新区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各指标评价
第四节 湘江新区生态承载状态判定与潜力分析
第五节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土地利用模拟
与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第五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区域土地利用模拟与生态格局
优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进展综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六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模拟和生态格局
优化模型构建
第一节 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构建技术框架
第二节 生态用地预测优化模型构建
第三节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下的生态用地布局优化
第七章 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生态
用地布局优化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
第三节 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生态用地布局优化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第八章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进展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内容
第九章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第一节 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第二节 不确定条件下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
的方法探讨
第十章 基于评价准则不确定性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一节 湖南湘江新区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准则的确定
第十一章 基于决策目标偏好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节 湘江新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约束条件不确定性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