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希腊史 至亚历山大大帝去世

希腊史 至亚历山大大帝去世

  • 字数: 66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伯里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289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希腊史:至亚历山大大帝去世》(A History of Greece to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于1900年初版,始于三千多年前希腊人之起源,终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内容丰富,叙事清晰,见解深刻,趣味盎然,当时即引起轰动,不仅长期入选大学教材,亦为社会大众读物,堪称经典之作。1913年之再版大量增加考古发掘的成果及图片,本书据此版翻译。
本书为曾祥和教授之遗作,以洁净之中国文言,译纷繁之西洋史事。译者家学渊源深厚,复受业于柳诒徵、缪凤林、顾颉刚诸名师,奠定史、政各科基础。其译稿经亲友及受业门生悉心整理,终得以付梓。
目录
导言:希腊与爱琴海 / 1

第一章 希腊之开始与英雄时代 / 4

第一节 希腊人之起源 / 4
第二节 爱琴文明,克里特 / 5
第三节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00年—前1100年) / 12
第四节 阿凯亚人与特洛伊战争 / 26
第五节 荷马史诗 / 32
第六节 早期希腊人之政治及社会结构 / 33
第七节 多利安人之征服 / 36
第八节 希腊人于东爱琴海之扩张 / 41
第九节 希腊君主政体之衰落及共和政体之兴起 / 50
第十节 腓尼基与希腊之交流 / 52
第十一节 希腊人于早期希腊历史之重构 / 53

第二章 希腊之扩张 / 60

第一节 希腊殖民之原因及特色 / 60
第二节 黑海、普罗彭提斯及北爱琴海岸之殖民地 / 62
第三节 西地中海之殖民地 / 65
第四节 贸易及海上事业之发展 / 76
第五节 吕底亚于希腊之影响 / 79
第六节 埃及之开放 / 83
第七节 昔兰尼 / 84
第八节 希腊民众之不满 / 86

第三章 斯巴达之兴起,贵族政治之覆灭 / 88

第一节 斯巴达及其宪法 / 88
第二节 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 / 91
第三节 斯巴达之内部发展及其制度 / 95
第四节 克里特之政制 / 99
第五节 阿戈斯之霸权及衰落,奥林匹亚竞技会 / 101
第六节 民主运动,制法者与僭主 / 105
第七节 中希腊之僭主 / 107
第八节 神圣战争,泛希腊竞技会 / 114

第四章 阿提卡之统一及雅典民主政治之基础 / 119

第一节 阿提卡之统一 / 119
第二节 雅典联邦之基础 / 123
第三节 公元前七世纪之贵族政治 / 125
第四节 梭伦之制法及民主政治之基础 / 132

第五章 公元前六世纪雅典之成长 / 138

第一节 征服萨拉米斯及尼塞亚 / 138
第二节 庇西特拉图治下之雅典 / 139
第三节 斯巴达之兴起及伯罗奔尼撒联盟 / 146
第四节 庇西特拉图家族之衰败及斯巴达之干预 / 148
第五节 克里奥美尼王及斯巴达第二次干预 / 150
第六节 克里斯提尼之改革 / 152
第七节 民主政治之最初胜利 / 155

第六章 波斯于爱琴海之扩张 / 158

第一节 波斯之兴起及吕底亚王国之覆灭 / 158
第二节 波斯征服亚洲之希腊人 / 164
第三节 波斯征服埃及,萨摩斯之波吕克拉特斯 / 166
第四节 大流士治下之伊奥尼亚 / 168
第五节 大流士之远征欧洲,征服色雷斯 / 170
第六节 伊奥尼亚对波斯之叛变 / 173
第七节 大流士之第二次及第三次欧洲远征,马拉松之役 / 177
第八节 雅典与埃吉纳之争斗 / 183
第九节 雅典民主政治之成长 / 185
第十节 雅典成为海上强权 / 186

第七章 希腊之危难,波斯及迦太基之入侵 / 188

第一节 薛西斯之备战及出征 / 188
第二节 希腊之备战 / 191
第三节 温泉关及阿特米西翁之役 / 192
第四节 萨拉米斯之役 / 196
第五节 萨拉米斯战役之结果 / 200
第六节 再度出征之备战 / 202
第七节 普拉泰亚之役 / 205
第八节 米卡利之役及攫获塞斯托斯 / 209
第九节 叙拉古之僭主盖隆 / 211
第十节 迦太基进侵西西里,希美拉之役 / 214
第十一节 希耶戎与特戎治下之叙拉古及阿克拉伽斯 / 217
第十二节 公元前六世纪之宗教运动 / 220
第十三节 奥菲斯教之传播 / 223
第十四节 伊奥尼亚之理性 / 226

第八章 雅典帝国之基础 / 229

第一节 斯巴达之地位及保萨尼亚斯之事业 / 229
第二节 提洛联盟 / 233
第三节 雅典及比雷埃夫斯之防御工事 / 235
第四节 地米斯托克利之流放及去世 / 237
第五节 提洛联盟成为雅典帝国 / 239
第六节 客蒙之政策及流放 / 243

第九章 伯里克利领导下之雅典帝国 / 246

第一节 雅典民主政治之完成 / 246
第二节 雅典与伯罗奔尼撒人之战争 / 249
第三节 与波斯之和约 / 254
第四节 雅典之逆转,三十年和约 / 255
第五节 伯里克利之帝国主义及其政策之反对 / 257
第六节 神庙之重建 / 259
第七节 比雷埃夫斯,雅典贸易之发展 / 264
第八节 雅典于意大利之经略 / 267
第九节 雅典于色雷斯及黑海之政策 / 268
第十节 萨摩斯之叛 / 270
第十一节 高等教育,智者派 / 272

第十章 雅典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前421年) / 276

第一节 战争之序幕 / 276
第二节 战争之综观,修昔底德 / 281
第三节 底比斯攻击普拉泰亚 / 283
第四节 瘟疫 / 284
第五节 普拉泰亚之围攻及占领 / 289
第六节 米提利尼之叛变 / 291
第七节 希腊西部之战事,克基拉之惨剧 / 295
第八节 德摩斯提尼在西方之战役 / 298
第九节 尼基亚斯及克里翁,雅典之政治 / 300
第十节 雅典攫获皮洛斯 / 304
第十一节 雅典攫获尼塞亚 / 310
第十二节 雅典败于贝奥提亚 / 312
第十三节 色雷斯之战,雅典失去安菲波利斯 / 314
第十四节 和约谈判 / 317
第十五节 安菲波利斯之役及尼基亚斯和约 / 320

第十一章 雅典帝国之衰微及覆灭 / 324

第一节 与阿戈斯之新政治联合 / 324
第二节 雅典之西方政策 / 329
第三节 西西里远征之启航,于西西里之第一次行动 / 331
第四节 公元前414年叙拉古之围 / 335
第五节 第二次远征 / 339
第六节 西西里大败之后果 / 345
第七节 寡头派之革命 / 348
第八节 四百人会议之倾覆,政体,民主政治重建 / 352
第九节 雅典帝国之倾覆 / 356
第十节 三十僭主之统治及民主政治之恢复 / 362

第十二章 斯巴达霸权及与波斯之战 / 367

第一节 斯巴达霸权 / 367
第二节 居鲁士之叛及万人之远征 / 369
第三节 斯巴达与波斯之战 / 378
第四节 阿格西劳斯亚洲之战役,克尼多斯之役 / 382
第五节 斯巴达于伯罗奔尼撒门户(科林斯战争) / 385
第六节 波斯王和约 / 392

第十三章 雅典之复兴及其第二次联盟 / 397

第一节 斯巴达之高压政策 / 397
第二节 雅典与底比斯之结盟 / 402
第三节 第二次雅典联盟及底比斯之改革 / 404
第四节 纳克索斯之役及卡利亚斯和约 / 406
第五节 重建民主政治下之雅典 / 412

第十四章 底比斯之霸权 / 424

第一节 费莱之伊阿宋,及琉克特拉之役 / 424
第二节 底比斯于南希腊、阿卡迪亚及美塞尼亚之政策 / 429
第三节 底比斯于北希腊之政策及行动 / 440
第四节 曼提尼亚之役 / 445
第五节 阿格西劳斯之最后征伐 / 450

第十五章 叙拉古帝国及与腓尼基之争 / 452

第一节 迦太基之摧毁塞利努斯及希美拉 / 452
第二节 迦太基之征服阿克拉伽斯 / 456
第三节 狄奥尼修斯之兴起 / 459
第四节 早期之狄奥尼修斯 / 462
第五节 狄奥尼修斯之第一次迦太基战争 / 466
第六节 第二次迦太基战争,狄奥尼修斯征服西凯尔人 / 472
第七节 狄奥尼修斯之帝国 / 473
第八节 狄奥尼修斯之去世,其功业之评价 / 477
第九节 小狄奥尼修斯 / 480
第十节 狄翁 / 482
第十一节 提摩里翁 / 486
第十二节 大希腊之重大事件 / 490

第十六章 马其顿之兴起 / 492

第一节 雅典重获克尔松尼斯及优卑亚 / 492
第二节 马其顿之腓力二世 / 494
第三节 卡里亚之毛索鲁斯 / 498
第四节 福基斯及神圣战争 / 502
第五节 马其顿之前进 / 507
第六节 菲洛克拉特斯和约 / 512
第七节 和平之间隙及备战(公元前346年—前341年) / 517
第八节 凯若尼亚之役 / 523
第九节 希腊人之会议,腓力之去世 / 530

第十七章 征服波斯 / 535

第一节 亚历山大首次降临希腊 / 535
第二节 亚历山大于色雷斯及伊利里亚之战役 / 537
第三节 亚历山大第二次降临希腊 / 539
第四节 亚历山大准备远征波斯,波斯之情况 / 543
第五节 征服小亚细亚 / 545
第六节 伊苏斯之役 / 550
第七节 征服叙利亚 / 555
第八节 征服埃及 / 562
第九节 高加米拉之役,及征服巴比伦 / 564
第十节 征服苏西亚纳,及波西斯 / 568
第十一节 大流士之去世 / 570
第十二节 亚洲之主亚历山大政策之精神 / 572

第十八章 征服远东 / 574

第一节 希尔卡尼亚、阿瑞亚、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纳 / 574
第二节 征服印度 / 583
第三节 亚历山大重返巴比伦 / 594
第四节 远征阿拉伯之准备,亚历山大之逝 / 598
第五节 马其顿治下之希腊 / 602
第六节 哈帕鲁斯事件及希腊之叛 / 606
第七节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 / 609
年表 / 612
注解及参考书 / 629
索引 / 674
后记 / 724
整理说明 / 727
摘要
     第一章 希腊之开始与英雄时代 第一节 希腊人之起源 吾等之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可溯自三千余年以前。公元前十三世纪,希腊半岛自北方保护色萨利平原之山障至南方阿戈斯(Argos)、拉科尼亚(Laconia)及美塞尼亚(Messenia)之海湾,皆用希腊语。但欲远溯操希腊语之人来自何地,据其地多久,则确切史料甚少。 最早之文字记录,即荷马(Homer)之《伊利亚特》(Iliad),引证公元前十三世纪希腊民族及文明,可见其时阿凯亚人(Achaeans)为希腊人中最显著而有势力者。但彼等近期始臻此境地;之前其他希腊民族或达相似但不同等之地位。根据传说,古代民族佩拉斯基人(Pelasgians)一度统治希腊许多地区,但此辈是否具希腊血统尚有争议,若干人相信其语言非希腊者。阿卡迪亚(Arcadia)多山高地之居民,操纯粹希腊语,自太古即在其地生存;其人自诩于月亮诞生前即居于山中。 远于阿凯亚时代(公元前十三及前十二世纪)之前,希腊半岛即为希腊,但并非一直如此。原始希腊人之到来早被其后裔接近遗忘,无法定其年代。据推测,入侵者之老家在巴尔干(Balkan)半岛西北地区。想必其族众大举南下,将土著语言接近消灭。希腊人征服之众学习新语言而忘其母语。但已为彼等命名之许多山岭海角则仍保留其名。科林斯(Corinth)及提林斯(Tiryns)、帕尔纳索斯及奥林波斯、阿尔内(Arne)及拉里萨(Larisa)似为希腊人由古老居民所接受之名。其中若干名称亦见于小亚细亚西部地区,可见原始居民属于散布于爱琴海两岸之种族。 若谓希腊人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以来进入希腊,或不偏颇。其征服或来自经历多年、一批批民族之渗透,而非一次之大规模移民。整个希腊亦可能于公元前2000年前即崇拜印欧伟大之天神宙斯(Zeus)。 被征服之民族并未全部消灭,故早期希腊人并非接近来自入侵者。不可以语言判断人种。例如希腊人及罗马人,凯尔特人(Gelts)及日耳曼人(Germans),斯拉夫人(Slavs)及伊利里亚人(Illyrians),弗里吉亚人(Phrygians)及亚美尼亚人(Armenians),波斯人(Persians)及古印度人(Indians),虽语言相似,但并非出于相同之雅利安(Aryan)祖先。历史证明,希腊语历久不衰,且取代其他古老居民之语言。无论希腊人移殖何处,其地之旧有语言接近为希腊语所灭;但旧语言之消灭并不意味旧人种之灭绝。希腊人移殖或征服之地原有居民皆习希腊语。语言融合,产生不同方言;入侵者之印欧神祗须与土著之神明融合。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