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颜色词的隐性量研究

汉语颜色词的隐性量研究

  • 字数: 4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潘峰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189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汉语颜色词的隐性量,首先阐释汉语颜色词的相关理论并构建了汉语范畴的计量模型,使用其汉语颜色词隐性量五维概念的逻辑表达方式对汉语颜色词进行深入研究,分别论述汉语颜色词的隐性时间量,隐性空间量,隐性事物量,隐性行为量,隐性情感量,揭示人类运用颜色词量化并表达客观世界的原理与方式。从语言事实来看,汉语颜色词的隐性量是自足的量范畴,来源于物理性文化义、礼俗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义和语源性文化义。从描述或表述的客观事物来看,它们蕴涵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时间量、隐性空间量、隐性事物量和隐性行为量四个基本量范畴以及下位的隐性情感量,这些隐性量可以用[视点性][有界性][范畴性][特征性][量性]这五个维度的内容去厘清、界定,这些逻辑表达方法表现了人们认知自然和描述客观事物的基本心智。
作者简介
潘峰,湖北罗田人,1966年11月生,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文学院副院长,湖北省文化宣传“七个一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类)人选。 先后主讲写作学、应用写作、大学语文、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公务员应试技巧、秘书学概论、当代修辞学等课程;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教育厅教科研项目7项、学校教科研项目4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学和语用学;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语言文字应用》《湖北社会科学》《汉字文化》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先后荣获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优选工作者,学校优秀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就业优选个人;湖北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学校第三届、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黄冈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0写作缘起
1.1界定概念
1.2研究现状
1.3研究语料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意义
第二章汉语颜色词的相关理论
2.1汉语颜色词理论
2.2汉语词位理论
2.3汉语文化义理论
2.4汉语范畴理论
2.5汉语语境理论
2.6汉语隐喻和转喻论
2.7汉语量范畴理论
2.8汉语量范畴的逻辑表达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