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新发现日本 69处日本现代建筑巡礼

重新发现日本 69处日本现代建筑巡礼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日)矶达雄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56247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精选69处日本现代建筑,汇集当代重要建筑家代表作。将结构暴露在外的复古机器风建筑,形状“诡异”、令人费解的朝日啤酒总部大楼,将孤独与想象发挥到很好的天文台……伊东忠太、安藤忠雄、隈研吾等日本当代建筑名家轮番登场,展现时代特色与个人魅力。★500余幅手绘全景图细节图+实景照片+专家解读。《日经建筑》品牌专栏结集,简洁风趣的文字搭配精致手绘及实景照片,既能从整体了解建筑风貌,也能从细节处品味日本建筑匠心,兼顾人文性与趣味性。带你真正看懂那些“意图不明”的现代建筑。★超值收录作者与隈研吾、井上章一的精彩对谈。评选、解读大师眼中的二战前10大建筑家与10大后现代派建筑。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日本全境69处极具时代特色的现代建筑,以海量照片与精致手绘体现建筑细节,以幽默精辟的文字深度解析建筑背后的历史背景、建筑本身的设计意图与文化意味,介绍了伊东忠太、村野藤吾、安藤忠雄、隈研吾、白井晟一等日本建筑名家代表作,带领读者了解20世纪日本建筑发展脉络,真正看懂那些“令人费解”的现代建筑。
作者简介
矶达雄(TaTSuo iSo),1963年生于埼玉县。1988年,名古屋大学工学系建筑专业毕业。1988—1999年,《日经建筑》编辑部任职。2000年独立。2002年起,共同主持弗里克工作室编辑事务所。桑泽设计研究所兼职讲师、武藏野美术大学兼职讲师。 合著作品:《高山建筑学校传说》《数码图像所见日本建筑之30年历程》《现代建筑家99人》《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城市》等。
目录
前现代派建筑巡礼
我最喜欢描绘的时代
对谈——井上章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矶达雄(建筑作家)
大正期1912—1926
01梅小路机关车库(现·京都铁道博物馆)
02旧秋田商会
03函馆哈里斯特斯东正教
04名和昆虫博物馆
05旧京都中央电话局西阵分局舍(现·NTT西日本西阵别馆)
06自由学园明日馆
07日本基督教团大阪教堂
08帝国酒店
09旧山邑邸(现·淀钢迎宾馆)
10旧下关电信局电话课(现·田中绢代文化馆)
11大宜味村办事处
昭和期1926—1942
12一桥大学兼松讲堂
13听竹居
14意大利大使馆别墅
15甲子园酒店(现·武库川女子大学甲子园会馆)
16棉业会馆
17东京中央邮局
18横滨市大仓山纪念馆
19大阪瓦斯大厦
20大丸百货心斋桥店本馆
21日本桥高岛屋
22旧日向别邸
23筑地本愿寺
24轻井泽圣保罗天主教堂
25万平酒店
26黑部川第二发电站
27国会议事堂
28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
29旧东帝室博物馆本馆(现·东京国立博物馆本馆)
30原邦造邸(现·原美术馆
31东京女子大学礼拜堂·讲堂
32橿原神宫前车站
33前川国男邸
后现代派建筑巡礼
开启被封印20年的宝藏
巡礼地图
摸索期1975—1982
34怀霄馆
35千叶县立美术馆
36筑波新都市纪念馆
37洞峰公园体育馆
38小牧市立图书馆
39角馆町传承馆
40金泽市立图书馆
41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
42名护市政厅
43弟子屈町屈斜路阿伊努部落民俗资料馆
44钏路渔人码头MOO
45新宿NS大厦
隆盛期1983—1989
46筑波中心大厦
47直岛町公所
48伊豆长八美术馆
49钏路市立博物馆
50钏路市湿地展望资料馆
51球泉洞森林馆
52盈进学园东野高等学校
53织阵
54大和国际
55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
56跃鲤
57兵库县立儿童馆
58朝日啤酒吾妻桥大厦+吾妻桥礼堂
59湘南台文化中心
成熟期1990—1995
60青山制图专科学校1号馆
61焦耳A
62八代市立博物馆 未来之森博物馆
63M2
64川久酒店
65高知县立坂本龙马纪念馆
66姬路文学馆
67石川县能登岛玻璃美术馆
68爱媛县综合科学博物馆
69辉北天球馆
对谈——隈研吾(建筑家、东京大学教授)×矶达雄(建筑作家)
后记
摘要
     本次我们来到了西伊豆的松崎町。在这个人口约8000 人的小渔村里,坐落着伊豆长八美术馆。 伊豆长八指生于此地、活跃于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的有名泥瓦工匠入江长八。这座美术馆里展示着精美的镘绘作品,由浮雕状的灰泥画上色后制作而成。建筑的设计者是石山修武。听闻这座设施的建设计划后,他在未受到委托的情况下,制订了建筑方案并将其发表在杂志上。他的构思和热情打动了当时的町长,因此被聘用为设计者。 美术馆于1984年开馆,作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设施而大获成功。随后,作为附属建筑的露天剧场、民艺馆、收藏库等也由石山担任设计。此外,石山还持续参与了松崎町的城市建设,承担了桥梁和钟塔的设计等。 也因为这是展示泥瓦工匠作品的设施,所以建筑全面运用了泥瓦工匠的技术。外墙是白墙与海参墙的组合。中庭的墙壁上还运用了土佐灰泥这一罕见的泥瓦工匠技法。此外还运用了水刷石、穹隆天井面的灰泥雕刻等技术,建筑本身也成为泥瓦工匠技术的展示橱窗。据说,施工是在日本泥瓦工匠业组合联合会的全面协助下进行的,奔赴现场的优秀工匠来自日本各地。 随着新型建材和施工方法的普及,像泥瓦工匠这样的传统工匠技术,如果没有得到传承就会断流。担心前景的呼声也越发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这座建筑集结了工匠的力量,展示了他们的技艺,也在重新评价传统工匠技术方面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但是,建筑设计本身与传统相去甚远:曲面的主立面,强调透视法的梯形平面与截面,建筑中央架设着的穹隆形屋顶,像恐龙背鳍一样突出于表面的天窗。如果想展示泥瓦工匠的技术,可以借用类似仓库的建筑造型,但石山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托付给工匠的事 石山在大学时期隶属于建筑史研究室。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全无设计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并以幻庵(1975 年)为代表,创作了将土木工程用的波纹管转用于住宅的系列作品。虽然这是一种从根源重新追问建筑存在状态的尝试,但石山采用这种手法的理由或许是,作为毫无经验的外行人做建筑,能够立即使用的技术也就是波纹管吧。 波纹管在建筑上的应用,有川合健二的自宅这一先例,石山本人也公开表示受其影响。川合也是一位自学天才,他自行收集资料掌握了的能源理论,并在丹下健三的建筑中出色地完成了设备设计。 除此之外,石山钦慕的对象也总有一种业余爱好者的感觉。例如,在英国销售墙纸,推广“优良设计”理念的威廉· 莫里斯,他梦想着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在那里,普通人也能领悟到制造产品的乐趣。拥有富勒穹顶等众多划时代发明的巴克敏斯特· 富勒也是如此。他究竟是一位建筑家还是结构工程师,是设备工程师还是产品设计师?归根结底,很难说他属于哪一类。 石山的作品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造型方面,都与专业人士精炼打造的建筑处于对立两极。他是一位能感知业余人士作品魅力并为此投入热情的建筑家。但是,在松崎设计伊豆长八美术馆时,他也犹豫过吧。这是他的少有公共建筑作品。难道就这样将“业余爱好者”的设计公之于众吗?在这个紧要关头,为他解围的正是泥瓦工匠的加入。把技术上的精炼托付给工匠,而石山自己得以继续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自由埋头于建筑设计。超越精炼的原始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音乐领域兴起了朋克摇滚、电子流行乐等全新音乐类型,直到昨天连乐器都没有碰过的外行音乐人站在了舞台上。另外在插画领域,汤村辉彦、渡边和博等人的作品大受赞赏,这些乍一看像孩童涂鸦一般毫无章法的作品,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现代主义的美学和技术在不断追求精炼,但却看不到尽头。能够突破极限的反而是业余爱好者的原始力量吧。基于这一观点的实践,出现在各种领域,石山修武的作品就是其在建筑上的表现。 而且,同样不满足于装饰墙壁,后来踏入艺术世界的入江长八,在伟大的业余爱好者之中也算是前辈级的人物。作为展示其作品的场所,这座建筑再合适不过了。 P232-2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