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里的多重角色

生命里的多重角色

  • 字数: 2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叶圣陶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746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部全方位多角度揭示叶圣陶先生不同人生角色细致解读的作品一部简单又有趣的名家轶事读本一部展现“品性的力量”的闲聊随笔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会担任很多的角色,家庭、社会角色也因人而异。叶圣陶的家庭角色和睦融洽,四世同堂。社会角色被称为“躬行君子”,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本书汇集了叶圣陶有关如何“为人”“尽职”“处世”“精进不懈”等方面的论述和见解。全书共细分为十三个部分,皆是人生不同的角色归纳和总结,有关于为人的道理;有职业方面的思想和做法;更有对各个家庭角色的真挚情感和谆谆教诲,都是人生教育推荐阅读的真言,文笔优美,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有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目录
前言
“人”的自觉
“人”的责任
“人”的尊严
闲暇和雅趣
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
编辑要做个杂家
写文章好比做菜
为子尽孝
为夫爱妻
为父母就得兼充“教育专家”
与长子至善
与女儿至美
与次子至诚
摘要
     不可以重犯同一个错误 我之生也以甲午九月三十日,以迄昨日,十六周岁矣,而今日为十七岁之第一日。日来于百事之动静变迁,以及师长之朝训夕诲,每清晨卧思,若有所会,而未足云心得也;及下床一有他事,则强半忘之,虽于肠角搜索,亦难得矣。因思古来贤哲皆有日记,所以记每日所作所思所得种种。我于是效之而作日记,而非敢以贤哲自比也。以今日为十七岁之第一日,故即以今日始。且我过失孔多,己而察之,志之日记;己而不察,人或告之,亦志之日记:则庶以求不贰过也。 《(圣陶日记)缘起》 自性心强,方克免于堕落 百事最贵朝气,而阴霾之天气、不堪之时事,胥欲寻我之朝气而挫之。是在自性心强,方克免于堕落。否则凄凉嗟叹时作,日暮途穷之况甚无谓已。年来国人朝气丧亡殆尽,牛马奴隶亦既准备为之,于是嬉游恣乐而外无复所事,人心欲死,畏可叹也。某君谓欲挽人心当提倡新文学,的是探本之论。贤者为民之责,亦惟此一事而已。至于其他,匪此日所可言矣。 1915年11月2日日记 运我灵思与世界学术接触 傍晚与品纯、毅生闲谈,共谓吾人处此世界,非复可效井蛙之昧陋,而欲运我灵思与世界学术接触,舍通外文其涂莫由。余自十龄时便肄英吉利文,此今十稔,迄未通达,非不高尚其事,置常书而习文学,但源流未清,漫衍终浊。苟欲旧业重提,则有二弊,深书既弗能贯彻,浅书复弗屑披读,抱此心理,焉有进益。夏间尚自为忖度,赴沪之后当就夜馆习德文或法文,由浅入深,肄业自便,而骤接异文,复易自为策励。特来沪之后,志气疲颓,财时两困,致所怀又成泡影。今日提及,雄心复作,念德法学术,世称深邃,习其文书,殊胜英吉利文字也。后此遇有机缘,便当努力,复悬一期以自约日:最迟不得逾明岁一月。 1915年11月4日日记 含生秉性之人,皆有一己所蕲向 夜览《青年杂志》,其文字类能激起青年的自励心。我亦青年,乃同衰朽。我生之目的为何事,精神之安慰为何物,胥梦焉莫能自明。康德日:“含生秉性之人,皆有一己所蕲向。”我诵此言,感慨系之矣。 1915年11月25日日{己 规范以绳己,宽容以待人 规范以绳己,宽容以待人,此论甚卓,最为处世善道。弟之夙习亦差近斯义,故于所遇纵至不堪,亦不至于愤怒。 1939年3月11日给夏丐尊的信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说话的人的态度应该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自己也信不过的话,挂在口头说一阵,多么无聊。没有话勉强要说话,想着浪费了的精力就觉得可惜,还不如默尔而息合乎保养之道。尤其是“求诸人”的话,如果“无诸己”,内里空虚别扭,说出来怎么会充实圆融?而且说到要人家怎样怎样的时候,想着自己并没有怎样怎样,脸上就禁不住一阵的红,这一阵脸红比较挨人家的骂还要厉害,又怎么受得了!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