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让孩子自发学习的方法

让孩子自发学习的方法

  • 字数: 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日)江藤真規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788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以亲身经验为出发点,为家长提供成功培养孩子自发学习和进入名校的方法,教会孩子如何快乐地学、自信地学,实现家长零嘶吼,孩子主动学。方法实操性强,每个家庭都可尝试;2、内容系统全面,从幼儿时期到大学入学,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到思维习惯,全方位地呈现了各个学龄段培养孩子的秘诀,为初为父母的零经验家长以及希望培养孩子的父母呈现一本连贯性强的育儿宝典;3、作者“虎妈”江藤真規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成功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考入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她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教育方法,为持有相同烦恼的父母们提供经验分享及建议。4、本书在日本持续畅销,重印10余次,已销售60000+。
内容简介
身为一名母亲,作者成功地培养两个女儿考入东京大学。从对孩子幼儿时期的兴趣培养到大学入学考试时的学习方法,作者详尽地向读者提供了不同学龄段所采用的不同培养方式。本书旨在教会孩子怎样快乐地学、自信地学,强调孩子喜欢学习的重要性。通过7项育儿方针、5个帮助孩子成长的关爱方式、7则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习惯的秘密等教育方法,向家长提供成功培养孩子进入名校的方法,传递独特的教育理念。这些方法都是作者和两个女儿亲身实践而得,每个家庭都能立即尝试实行。
作者简介
江藤真规,日本知名教育辅导机构Saita-Coordination董事长;日本知名教育网站“妈妈学院(Mother College)”创始人;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专业博士,日本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 通过自己的育儿经历,深深感受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进而取得教育辅导方面的相关资质。通过演讲、研讨会、写作以及主办的教育辅导机构,强调家庭在面临教育转换期时,亲子沟通及母亲视野扩展的重要性。 2013年,在大学毕业28年后再度回到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专业进修硕士,现已获得同专业博士学位。 著有《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7个习惯培养出孩子的“东大脑”》《妈妈不能不知的女孩养育法》《陪伴孩子走过的考试之路》等多部育儿书籍。 育有两个女儿,并成功培养两个女儿考入东京大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只要快乐地学,就一定有收获
学习的乐趣由父母传递
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的
不要成为“音乐之家”,而要成为“学习之家”
“好学”也是一种个性
说出“喜欢学习”,就会拥有自信
入学考试会成为人生的精神食粮
没有一种备考是为了让人享乐
在备考中被赋予的“努力的能力” 和“高效化”
“被动学习”的孩子无法进步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这种意识
小升初:父母与孩子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战
为什么我们家孩子会选择需要入学考试的中学?
受挫时,要想想自己的目标
第2章 教育型妈妈的教育方式
职业:教育型妈妈
为了腹中的孩子向着“宅建考试”挑战
教育型妈妈有什么不好?
使命:培养孩子
目标:孩子的自立
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想做的时候就是优选的时机
以“完美母亲”为目标
越来越热衷于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们发出的“SOS”
寻找优选的平衡状态
报考,然后……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方法
发掘孩子强项的美式教育
在日本学校的困惑
自主选择东京大学为目标
前方目标东京大学
主妇是统领全局的“总管”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找回自信
从“母亲”转变为“职场女性”
第3章 优秀孩子父母的7项育儿方针
积极地策划
虽然督促孩子学习,但也给予自由
积极的思考也会感染孩子
不加以
父母把孩子的可能性缩小了
没有什么“做不到”
敢于增加负荷
对“身兼双职”的建议
给予刺激
强迫孩子学习技艺的父母
给予刺激,却不追求结果
制造竞争对手
求胜心会带来干劲
与时间竞争
与自己竞争
与妈妈竞争
让孩子有自信
正因为有自尊心所以能做出努力
让孩子拥有自信的三个方法
爱孩子却不加以期待
第4章 各个年龄段对孩子的5种关爱方式
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选择不同的相处模式
幼儿期:任何事情都要在一起做(关系度100%)
保持充足的陪伴时间
传递快乐
采用“亲肤育儿”
培养习惯
培养自信的原点
小学时代:引导(关系度80%)
聆听孩子的话
让孩子认为“我可以”
让孩子自己决定
成为“引导者”
小升初时的相处模式
中学时代:等待(关系度50%)
理解
等待时机
读取孩子的“非语言信息”
谈论将来
中考时的相处模式
高中时代:别拖孩子后腿(关系度30%)
不插嘴
成为“管理者”
告诉孩子“没关系”
让孩子放松
高考时的相处模式
第5章 成功考入名校的学习方法
幼儿期:给予刺激的5个游戏
猜谜游戏
海龟探索智力拼图游戏
全景拼图(德国产)
迷宫游戏
读书给孩子听
手工卡片和有声教材
扮演游戏
小学时代1:创造良好生活习惯的3个创意
作为零食的自制羹汤
父母也要早睡早起
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小学时代2:培养学习习惯的7个秘诀
在餐桌上学习
营造氛围
调整状态
张贴任务清单
以30分钟为单位划分时间
父母要杜绝独断专行
每天的学习量要留有余地
小学时代3:培养思考力的3个指导方法
评价“慢速学习”
即使出错也不马上纠正
培养“超”擅长科目
初中及高中时代:在我家执行的8个学习诀窍
计算“真正的学习时间”
5分钟也不浪费
“一心二用”学习法
潦草书写记忆法
张贴式笔记法
英文小说读书法
有点不一样的创新学习法
父母100%的协助
后记
作者寄语
摘要
     学习的乐趣由父母传递 “大家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吗?” 向日本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孩子一定会回答“NO”吧!刚买来新书包的时候,一脸期待地说着“上小学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孩子,却不知为何,在上学的过程中,似乎渐渐地感觉学习变得越来越无趣了。 是什么让他们开始讨厌学习了呢? 那么,试着向大人们询问同样的问题,回答也仍然是“NO”吧! “哎呀,因为我不太喜欢学习啦……” 但是,如果把“学习”替换为“学”,向大人们询问“你喜欢学吗”,可能回答“YES”的人占大多数吧。 我们往往会给“学习”贴上“无聊”的标签,这似乎是一个误解。 “学”和“学习”原本是极其相近的词,说到“学习”的话,马上就会有一种被强迫的、无趣的印象。而所谓的“学”,就是了解新事物,也就意味着快乐。因为,在那个词语里蕴含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的意义,所以,也许可以说“学”是令人喜欢的一件事。 但是所谓“学习”,就意味着与自己的好奇心无关,是作为一种义务被强加于自己身上,并且附加了被他人评价的意味。 并且,还有一种较特别的错误看法,认为爱学习的人就是无趣的人。这种看法似乎也已经充斥在孩子们的周围了。 也许,有些孩子会认为“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但不知为什么,在日本文化中,这句话是不可说出的“禁语”。 如果说出一些什么“喜欢学习”之类的话,一定会被周围的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被大家认为“是个奇怪的家伙”,这真是一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独特文化。 这也许就更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心理吧。 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的 有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自发地重新开始学习。 我的周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成年人,而且,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学习很快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时间去参加研讨会、演讲比赛以及学习文化学校的函授课程等,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能量,促使他们在学习上花费时间和金钱。 也许,等长大了之后,不再被父母逼着学习了,被长期“封印”的“求知心”才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我们成年人正因为懂得了学习的乐趣,所以才应该把这种乐趣向孩子们传达。 “学习”和“学”是一样的。 首先,应该消除对“学习”抱有的“无聊”的误解,消除“被迫学习”的感觉,要把曾经给学习贴上的消极标签一个一个全都撕掉,这样的话,就会变成“快乐地学习”。 把这种“快乐学习”理念传递给孩子,这正是我们父母的责任。 不要成为“音乐之家”,而要成为“学习之家” 那么,怎样才能向孩子传达这种乐趣呢? 很多时候对孩子是说不通道理的,所以,让孩子看到我们大人学习的样子才是优选的方法。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行为成长起来的,如果想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孩子,父母自己就要对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也许这就是最快捷的方法吧! 对孩子大声呵斥“快去学习”之前,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饶有兴致地打开书本,把自己认真学习的姿态展现给孩子。 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一定去选择内容很深的书本。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服装剪裁、烹饪、园艺、围棋、象棋等,这全都是“学习”。通过读书了解新知识,认真地去做一件事,那种姿态一定会传达到孩子们的心里,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如果说出“很快乐”,效果会更好。 自己的父母看起来很快乐地在学习,这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学习=快乐”的等式。孩子们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加仔细地观察着我们。 正如出生在音乐之家的孩子,多数被寄予希望将来成为音乐家。孩子们从小时候开始,通过身边环境的耳濡目染,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强项”。 如果想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孩子,首先父母就要享受学习。 要营造出“学习之家”的氛围,而非“音乐之家”,这对于“享受学习”来说,也是很有效的。 “学习”与“学”相同,都是快乐的事情。 我喜欢学习,喜欢学习有什么不好呢? 大声说出“喜欢学习”,就会成为爱学习的孩子!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