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悲剧美学史

中国悲剧美学史

  • 字数: 4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谢柏梁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40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1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悲剧美学史》为《中国悲剧文学史》的姊妹书,以七编二十三章的篇幅,梳理中国悲剧的美学思想。从先秦的“悲哀原则”、汉唐的“悲怨风尚”,到元明清戏剧中的所表达的各类悲剧意识和理论,再到近代王国维、当代王季思等理论家的总结论述,并将中国当代的影视剧纳入研究的范围。作者将中国悲剧置于世界悲剧之大视野中进行梳理研究,从中可知中国的悲剧美学思想,不仅与中国悲剧创作交相呼应,同时还成为世界悲剧美学发展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目录
序一
序二
代序 《红尘悲音》总览世间苦剧
第一编 悲剧精神演进录
第一章 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
第一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主体根源
第三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审美形态
第二章 汉唐悲怨风尚的审美认识
第一节 以悲为美的时代风尚
第二节 声无哀乐的批评反弹
第三节 悲怨机制的认识过程
第三章 近古千年的忧患意识与悲愤主流
第一节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
第二节 尽忠报国,还我河山
第三节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第二编 宋元悲怨戏曲学
第四章 宋代演剧评论及其悲剧认识
第一节 演剧的起源、标准及审美判断
第二节 演剧所导致的社会悲剧和箴讽效应
第三节 演剧内蕴的逻辑清理
第五章 元代曲学中的生死命运观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节 元代曲论中的忧郁悲怨观
第三节 《录鬼簿》中的生存价值观
第六章 佛法杂剧的救度理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无边苦海
第二节 屡试不爽的冤业果报
第三节 大慈大悲的慈航救度
第三编 明代怨谱悲剧论
第七章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
第一节 动人论——怨谱说的审美效应
第二节 苦境论——怨谱说的形象主体
第三节 结局论——怨谱说的美学结构
第八章 卓人月的悲世曲论
第一节 流星匆匆亦灿烂
第二节 《新西厢序》酿悲音
第三节 卓氏其他曲序中的悲怨论
第九章 明代咏剧诗中的悲怨感慨
第一节 人生悲怨的诸多感慨
第二节 《鬼簿》、名公的怅然表述
第三节 悲剧苦戏之诸多命题
……
第四编 清代苦戏审美谈
第五编 20世纪的悲剧美学流派
第六编 话剧影视中的悲剧观念
第七编 中国悲剧美学系统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