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调节与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调节与危机理论

  • 字数: 29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法)罗伯特·博耶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532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采用与历史传统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资本主义当代形式进行各种解读。法国调节学派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学理基础的当代经济学流派,该学派抓住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中观层面的一系列有机融合概念,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当代资本主义动态发展的多样性。该学派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20世纪70年代起的三十年辉煌经济发展缘何戛然而止;如何解释金融创新首先加速了经济增长,后又导致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欧元本应使欧洲走向联合,却为何逐步导致欧盟的南北分裂;华盛顿共识的支持者又为何会错误地预判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会陷入重大危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失败,提出了资本主义概念的回归,采用与历史传统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对资本主义当代形式进行多种解读。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罗伯特·博耶(Robert Boyer),法国调节学派代表人物,经济学教授、博士,1943年3月25日出生,1964年毕业于法国工程师学院、巴黎高科桥路学校和巴黎政治学院,先后获得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学位,曾先后担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院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家、法国总理府经济分析理事会会员、法国财政部研究员等职位。研究领域为增长分析与创新、调节模式的国际比较、财政危机、经济理论史、亚洲及拉丁美洲资本主义、欧洲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与薪水报告、机构宏观经济学等。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基础
第一章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制度形式
一、回归政治经济学
二、隐匿于市场经济背后的制度
三、调节理论的核心问题
四、国家—经济的关系
五、结论:五种制度形式

第二章从资本主义铁律到调节模式的承袭
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二、设计中间概念:制度形式
三、数百年间迥异的调节模式
四、当代调节模式
五、结论:均衡理论、非均衡理论……调节理论

第三章积累体制与历史动力
一、从再生产图示到积累体制
二、发展模式的特点研究
三、将福特制模型化以研究其可行性与危机
四、适用于多重体制的一般模型
五、结论:福特主义——重要但并非专享必要的概念

第四章危机理论
一、 增长与危机的辩证关系
二、发展模式的内生衰竭
三、积累向调节范围外部溢出
四、不稳定的积累体制金融自由化
五、结论:危机再现,形式已变

第二部分研究发展
第五章行动逻辑:组织和制度
一、一切理性都是制度性安排
二、市场:社会建构
三、制度形式是体制安排的集合
四、组织和制度:从同构性到等级化
五、制度形式塑造行为
六、结论:制度是宏观与微观的必要中介

第六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制度安排
一、多样的生产模式、分化的资本主义
二、各行业和地方性的制度设施
三、社会创新体系(SSI)
四、培训关系:劳资关系与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国家社会保障体系
六、不平等体制和发展模式
七、环境制度机构
八、结论:资本主义发展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复杂化

第七章政治与经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学
一、通过经济分析论证国家干预
二、政治学与经济学:从分离到交织
三、葛兰西与普兰查斯理论的回归
四、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五、思想观念的作用:凯恩斯是否正确?
六、重大危机中的政治
七、调节理论中经济政策的矛盾性
八、结论:政治经济学vs经济学?

第八章资本主义形式的多样性与革新
一、从体系趋同论到“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
二、资本主义的多样性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仍在继续
四、中国发展模式
五、发展动力:轨迹的多样性
六、全球化丰富了资本主义多样性
七、透视当代资本主义
八、结论:诞生于扩张和危机时期的体制

第九章调节层级:国家、区域、超国家和世界
一、国家框架是福特主义存在的空间
二、制度等级翻转的两个阶段
三、各类调节模式应对全球化的重新配置
四、食利体制及其国际角色
五、全球化:一个过于全面的概念
六、在国家层次与全球层次之间:欧洲一体化
七、何种国际制度?
八、结论:受调节学派启发的地缘政治学

第十章过渡到另一种调节模式
一、制度转变因何如此困难?
二、战争是新调节模式的“锻造模具”吗
三、制度架构的重建
四、从一系列边缘变化到另一个霸权集团的兴起
五、参与者在相互连通网络中的博弈
六、观念、利益和政治偶然催生了新的调节模式
七、当代世界的嵌套与复杂性
八、结论:“默化”带来的挑战

全书结论在资本主义历史中分析理解新变局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化和复杂性
二、经济学的嵌入
三、调节和危机并行
四、制度形式的转变:从外生到内生
五、重大危机的反复与新特点
六、21世纪的资本主义:繁复与不确定性
七、徘徊在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之间

大事记年表调节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976—2015年)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Ⅰ主题词汇翻译索引
附录Ⅱ原著致谢及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