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

  • 字数: 28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雷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638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21年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结合田野调查,从五个方面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内容包括:天门蓝印花布的基本概述(包含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研究现状、历史渊源、行业变迁等),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创新点),以全新视角解读和诠释了这一即将濒临消失的荆楚纺织非遗项目。作者从学术思想、内容范围、结构体系、写作特点等方面,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进行阐述。(1)学术思想方面,笔者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工艺、艺术与文化传承、遗存保护和开发三个研究学术思想的创新。(2)内容范围方面,本书对天门蓝印花布作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包括蓝染艺术起源、防染技法起源与发展、型版印花、雕版工艺、构图法则、文化渊源、保护技术、服饰创新等八个层次的内容。(3)结构体系方面,本书围绕“天门蓝印花布”这个中心主题,由5章16节组成,详细地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4)写作特点方面,本书力求实现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研究荆楚地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第一部专著。作为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研究领域的一部著作,本书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门蓝印花布进行了全面整理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围绕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问题,从概述、技术工艺、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创新应用与传承复兴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古代蓝染植物考证、蓝印花布发展脉络、型版印花起源、花版制作“断刀”技术、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现代数字化保护技术、现代服饰创新等进行创新研究,以更加客观、真实的视角反映荆楚地区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印染技艺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本书选题植根于民间,内容丰富,视角新颖,有利于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者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作者简介
张雷,男,博士。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研究员,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中国古代纺织工程、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武汉纺织大学校基金项目等10余项,在《Revista de la Facultad de Ingenier》《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天门蓝印花布概述/ 〇一三第一节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〇一四第二节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 〇二七第三节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〇三五第四节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〇七一第二章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〇七七第一节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〇七八第二节天门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 〇八三第三节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一〇〇第三章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一〇三第一节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一〇四第二节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一〇六第三节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一四二第四节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一五八第五节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一七二第四章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一七九第一节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一八〇第二节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一八一第五章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与传承复兴/一九七第一节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一九八第二节天门蓝印花布的传承复兴/二〇九结论/二二五参考文献/二二九后记/二四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