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债务危机 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管理问题研究(1912-1937)

国家债务危机 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管理问题研究(1912-1937)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杰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42338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公共债务的发展是以民主政体对政府权力的和法律对政府债券持有者的有效保护为基础的,而政府债信制度的建设则为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激励。”牢固的国家财政信用是现代国家大规模举债之中所满足的推荐条件之一,也是国家财政治理走向近代化极为重要的条件。“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结在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形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家财政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国家债务风险的预防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公债市场面临着更多来自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以史为鉴,在推进国家财政治理现代化的当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公债发行、深入完善公债制度以及深化管理与治理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同时确保财政能够平稳而健康的运行。
目录
前言
导言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民国时期政府内债的发行与内债的整理
一、民国时期政府财政运行与内债发行概况
二、北京政府1921年的内债整理
三、南京国民政府1932年、1936年的内债整理
四、民国时期政府内债违约原因的多维审视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金融业的互动
一、民国时期政府内债整理与华资银行业的互动
二、银行业同业公会与政府内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第三章 民国时期政府内债管理制度的变迁
一、内国公债局与北京政府内债的管理
二、总税务司执掌北京政府内债管理大权
三、总税务司管理的困境与国民政府初期内债分散管理

第四章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以及运行
一、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及缘起
二、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构成
三、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及业务活动
四、信用的嬗变与民国时期内债管理制度的变迁

结语
一、财政转型与国家信用:民国内债运行的制度反思
二、历史与前瞻:民国时期内债整理与管理变迁的启示

附录
附表1 北京政府时期国内公债情况一览表(1912-1927年)
附表2 北京政府时期国库券、库券发行一览表
附表3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发行公债概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