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 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 因其交通、空间、功能、造型和结构带来的特别性的特殊要求, 现行规范的对其约束与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等问题, 并逐渐难以适用于此类建筑快速发展趋势, 导致防火空间的规划布局与设计问题日益凸显。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 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 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 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 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 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本书共有六个章节, 第一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二章中, 结合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群及其单体的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 提炼出外部空间、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四种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 其中, 外部空间涵盖宏观层面的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和中观层面的建筑单体外部空间两部分内容, 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本书的核心章节, 以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 运用计算机技术, 对四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 对设计方案中超规范的部分进行防火性能化安全评价, 优化现行条文式防火规范及设计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调研, 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梳理超高层综合体的空间特点和防火难点, 使用模拟软件对其防火关键点进行火灾模拟, 探索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 提出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 优化超高层建筑群体的规划及其单体设计规范, 有助于提升其安全保障能力, 为性能化防火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