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贾艳艳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65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学史的角度,将悲剧意识作为考察和解读中国“新时期”小说的一把钥匙。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固然直接受益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审美意识,但更多的是中国作家人格、精神的体现,是具体语境下创作主体对时代、社会的关注,对历史、人性的探询,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存在、生命的追问。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当代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无论是宏观的建构,还是微观的介绍,都有翔实的内容、具体的例子,让人深深感受到悲剧美学的理论依托,同时也赞叹作者的文学视野。
内容简介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打通的开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超越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作者简介
贾艳艳,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城市文化及影视文化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悲剧·悲剧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第二节 中西悲剧的差异与20世纪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
第三节 从悲剧意识角度考察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
第一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个人伤痛的规避
第二节 “冷漠+感伤”的“逃离”
第二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历史
第一节 光明的判决:乐观的“历史悲剧”
第二节 颓败的宿命:颠覆与回归
第三章 受阻的“自我”:悲剧性人格的建构
第一节 “为他”的英雄
第二节 “个性”与“宿命”之间
第四章 发现与置换:生命话语中的悲剧意识
第一节 肉身的发现:“角落”、工具化与“准乌托邦”
第二节 迈向“位格”的肉身
第三节 抗争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