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乌鹊南飞
字数: 3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李夏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条码: 978755073147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是当时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与手下心腹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乌鹊”实际上是指那些彷徨和无所归依的人才。曹操以“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来投奔自己,生动刻画了这一类人的处境与心情。 本篇小说主人公吴建国,上世纪90年代身处南下淘金的诱惑之中,是继续保住国企铁饭碗,还是只身一人南下创业,两条路他该选择哪一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出吴建国夫妻二人在威城创业的孤独身影与繁华城市形成的鲜明对比。随着剧情的展开,事业的壮大犹如喜鹊加身,作者把创业者的形象和处境写得细致入微,引发读者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
内容简介
《乌鹊南飞》是一部商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岭南威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退伍军人吴建国下海经商,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开创出一个规模巨大的火锅餐饮集团。功成名就之后的吴建国变得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唯利是图。野心勃勃的吴建国对行业发展前景过于乐观,押上全部身家,准备将触手伸向国外市场!时代快速发展,外部竞争激烈,内部暗潮汹涌,这次决择让吴建国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并欠下巨额债务,企业陷入垂死挣扎的边缘。吴建国无法接受现实,跳楼自杀。危机重重中,吴建国的妻子王春华走上前台掌控大局,带领员工艰难地将企业从垂死的边缘拯救回来。小说描写了在商业化大潮快速发展的奔腾年代,吴家几个人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形形色色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所迸发出的蓬勃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们历遍世间芳华,千帆过尽,俱留人性美好的本色。
作者简介
李夏,贵州惠水人。历任陆军第十四集团军战士、原广州军区《战士报》军事处编辑、《深圳特区报》盐田记者站站长、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师。现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浩轩宏图(北京)图书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目录
第一章 世态炎凉,一曲悲歌不成梦
第二章 倦鸟离巢,一别桑梓两迢隔
第三章 独行客外,一抹风尘绕威城
第四章 初出茅庐,一步商海无来复
第五章 人海喧嚣,一缕光阴照故人
第六章 陌路红粉,一却风月不留痕
第七章 云雁初行,一羽飘飞若千钧
第八章 长积跬步,一派从容志万里
第九章 华灯初上,一曲勾歌恨相逢
第十章 按部就班,一马平川画蓝图
第十一章 近乡情怯,一朝欢聚忆曾经
第十二章 得鱼忘筌,一望青云哂天高
第十三章 糟糠之妻,一瞬芳华悼流年
第十四章 渐入佳境,一帆高挂迎春风
第十五章 得陇望蜀,一展旌旗荡八方
第十六章 隐忧初现,一晌贪欢红颜妒
第十七章 力挺夫婿,一腔悲愤谁与诉
第十八章 倦鸟归巢,一夜春光半分雨
第十九章 夫唱妇随,一哂天高求比翼
第二十章 求才纳贤,一派江河万象新
第二十一章 高歌猛进,一帆高悬惊风雨
第二十二章 时来运至,一枝疏柳竟成荫
第二十三章 如影随形,一道围城见隙痕
第二十四章 暗存隐忧,一表光鲜栖篱下
第二十五章 落地生根,一往无前掷千金
第二十六章 旧恩待偿,一步天涯两茫茫
第二十七章 且叙别情,一分媚色沐风尘
第二十八章 无妄风波,一缕怒发冲冠起
第二十九章 财重情淡,一阕心事谁与诉
第三十章 衣锦还乡,一如隔世叹浮尘
第三十一章 百尺竿头,一步冲天展宏图
第三十二章 花开两朵,一枝奇葩是故人
第三十三章 衣冠楚楚,一场危机暗潮涌
第三十四章 妾心有意,一恨今生相逢晚
第三十五章 造孽多端,一腔愤恨谁与诉
第三十六章 商海行船,一念之间倾与覆
第三十七章 尘世喧嚣,一利当先人情疏
第三十八章 权谋诡诈,一支暗箭岂存仁
第三十九章 气吞天地,一荡山河满江红
第四十章 过河拆桥,一骑绝尘忘旧恩
第四十一章 再傍高枝,一纤素手揽红顶
第四十二章 借刀杀人,一言诛心报私仇
第四十三章 一枝春色,跌落尘泥足堪哀
第四十四章 鹣鲽成梦,一痕风月映江寒
第四十五章 蚁穴聚堤,一溃千里露端倪
第四十六章 漂洋过海,一苇渡江觅尘缘
第四十七章 干柴烈火,一度春宵总无情
第四十八章 还君明珠,一枕鸳梦化凄凉
第四十九章 风雨欲来,一斩硕鼠乾坤朗
第五十章 天道轮回,机关算尽陌路人
第五十一章 家业双兴,一叙旧梦乐天伦
第五十二章 相濡以沫,一续弦歌锦被新
第五十三章 故剑情深,一行泪痕悼亡魂
第五十四章 家业双兴,一履正道是沧桑
摘要
第一章 世态炎凉,一曲悲歌不成梦 吴建国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背着碎花布缝缀而成的书包,哼着流行歌去上学,在课堂的读书声与课间打闹声的交织中,度过了一个平淡无奇的上午。吃罢午饭,下午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起,邻居马大志就风风火火地追了过来,把正要去上课的班主任堵在门外,轻轻咬了咬耳朵,霍老师点了点头,走进教室,缓缓来到吴建国的课桌前。 “吴建国,你妈妈喊你回家,赶紧收拾下回家吧。” 吴建国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把碎花布书包斜背在肩膀上,被马大志一把拽上自行车,向着家的方向驶去。 吴建国心里隐约有些不安,试着问了几次,路上的风呼呼的,马大志只装作听不见。路上遇见买菜的刘阿姨,吴建国礼貌地跟她打了个招呼,刘阿姨突然流下泪来,不无悲悯地说道:“唉,好孩子,快回家看看你爸爸吧!” 吴建国的心里更加不安,自行车终于驶到了巷子口。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终于让吴建国心头的那份不安化作了现实。马大志停下自行车,把他扶下来,开口说了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建国,你爸爸去了……” 吴建国顿时如五雷轰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印象中,父亲身体很好,人也和善,是机械厂食堂的厨师,在机械厂内人缘极好。虽然只是烹饪一锅大锅菜,但父亲总是变着法子让每个人的饭盒里都溢出独特的饭菜香气,他的厨艺跟他朴实忠厚的性格一样,是机械厂里许多人一生的回忆。 这样一个踏踏实实只做菜的普通人,自己明明在昨晚才吃过他精心烹制的面,为何在毫无征兆间便撒手人世了呢? 吴建国想不通,极力排斥着这个事实,但眼前床上躺着的这个人,慈祥的面容、棱角分明的五官,却又在证明着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流着泪,脸上的肌肉无声地抽动着,悲痛地问母亲:“爸爸,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了?” 母亲呜咽着说:“你上学后,我去菜市场买菜,刚走出菜场,隔壁的马大志就找过来,说你爸摔倒了。我赶到机械厂门口时,你爸已经被抬上救护车了,但还是没救回来……街坊们帮忙把你爸抬回来了,你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那个年代,虽然政策上要求必须火葬,但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里,大多数人依然会执拗地进行土葬,用那句流传千年的老话说——图个囫囵尸首。 桌子上有一份病例和死亡证明,吴建国木然地拿起来,看到病例上面触目惊心的三个大字“脑溢血”。 门外一阵喧嚷,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进来了,朝着床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其中一个大腹便便的,吴建国认识,是机械厂的李厂长,他用一方手帕擦着眼角,悲声道:“老吴,你咋这么去了呢?我还想再吃一顿你烧的菜呢,唉,世事无常,世事无常啊……” 吴建国和母亲也被他勾得泪水止不住流下来,李厂长唏嘘了一会儿,走上前来,握着母亲的手,劝道:“老嫂子,节哀顺变!老吴去了,我们也很悲痛,但逝者已矣,你可要顾好自己的身子,建国还需要你哩!”未等答话,身后一人递过来一个信封,李厂长接了,塞到母亲手里,接着说:“老吴去了,这是一点慰问金。我给工会张干事说好了,按照顶格抚恤,一万两千块钱,也算厂子里的一点心意……” 一万两干块,确实是那个年代普通工人优选的抚恤金额。吴建国望着眼前这个人,脸上挂着泪痕,看不出真诚,也看不出虚伪,似乎是诚心来吊唁,又像是例行公事。 母亲只是悲泣,并没有收下,李厂长只好拿着信封等着。终于,马大志的媳妇过来,劝道:“嫂子,你就拿着吧,别让李厂长为难了。”于是替她接了信封。李厂长又掏出一支笔,说道:“老嫂子,受累签个字,公家那里我也好有个交代。” 母亲勉强签了字,身后又有人递过印泥盒,按上一个鲜红的手印,收了回执。李厂长抚摸了下吴建国的头,说道:“娃儿,好好读书,以后机械厂就是你的家,有困难就来找我。”吴建国默然无语,李厂长便起身告辞:“老嫂子,厂里还有事,我先走一步了,你一定要保重好身体!” 母亲按照当地礼节,拉着吴建国给吊唁的客人叩了个头,李厂长连忙扶起,一边摇着头,一边叹息着,在众人的拥簇下离开了逼仄的小院。 吴建国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他已经知道,父亲守了半辈子的锅碗瓢盆,殉职在岗位上,也不过值这一万丽干块钱。 他突然很想哭,不只是因为丧父的悲痛,更为父亲这个厨子不值。但是,他又不能放声大哭,因为作为家里专享的男子汉,他必须学会坚强,去安抚同样悲痛的母亲。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