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端艺秀——巴菲特与芒格投资之道

人端艺秀——巴菲特与芒格投资之道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吴捷径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120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揭示巴菲特和芒格联手进行的诸多伟大投资的启示,并将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理念与波特竞争理论和特劳特定位理论联系起来,以独特的视角对能力圈、管理层评估、国家风险、买点及安全边际等巴菲特和芒格高度重视的投资体系及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最后一章以模仿巴菲特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阐述伯克希尔为何购买苹果公司股票,是全书点睛之笔。本书写作历时近三年,内容、篇幅及构思均百里挑一且反复斟酌,可谓匠心之作。

目录
第一章 1972年巴菲特发生了什么
第一节 1972年以前:“烟蒂儿法”及事件套利
第二节 “从猩猩到人类的转变”:购买喜诗糖果
第二章 选择价值投资,而非投机
第一节 投资与投机
第二节 不能借贷和做空
第三节 秒懂与皈依
第三章 避开竞争性毁灭
第一节 投资于亘古不变的需求
第二节 摩托罗拉铱星计划
第三节 避开科技股
第四章 选择差异化大众消费品公司
第一节 选择差异化品牌
第二节 以人类为目标客户
第五章 为什么是上市公司普通股
第六章 净资产收益率
第一节 简单,但绝不容易
第二节 复利释放魔力
第七章 品牌及垂青份额
第一节 特劳特定位理论引出的品牌标准
第二节 可口可乐配方事件——品牌忠诚度的不错范例
第八章 能力圈——世界上最懂的人,检验标准是“毛估估”
第一节 徐熊的故事
第二节 能力圈获得途径及检验标准
第九章 管理层评估
第一节 什么管理层让企业渡尽劫波
第二节 管理层选择标准一:诚实
第三节 管理层选择标准二:理性及克制,必选项是保持低负债
第四节 管理层选择标准三:专注的进取,不搞多元化
第五节 管理层选择标准四:善待股东的心
第六节 满分楷模曹德旺
第七节 老巴的能人生意观
第十章 长期持有前,确认国家风险
第一节 命途多舛、越挫越勇的美利坚
第二节 中国会是价值投资的福地吗
第三节 李录看中国
第十一章 买点自带安全边际,下集中持股及封仓十年决心
第十二章 Lollapalooza效应:人端艺秀的乘数效应
第十三章 巴芒的长寿基因
第十四章 动机,是未来优选的落差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节 1972年以前:“烟蒂儿法”及事件套利 巴菲特(老巴)的合伙企业创办于1956年,当时老巴26岁,投资人主要是老巴的亲戚朋友。合伙企业投入的资金共105000美元,老巴作为管理人象征性出资100美元。成立后,合伙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践行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烟蒂儿法”的投资策略。具体而言,该策略就是买人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等待价格回升,卖出获利。1956年巴菲特合伙企业买进登普斯特制造公司(DempsterMilI Mfg.)股票无疑是这种投资策略的代表性杰作。当时公司每股净资产为72美元,每股流动资产减去负债后为50美元,股价却只有18美元,老巴从1956年开始连着5年买进股票,到1961年控制了公司70%的股份,并于1963年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获利丰厚。 ·事件套利。这类机会出现在出售、并购、重组、分拆等公司活动中。以并购套利为例,A上市公司股票市价为10元/股,B公司突然对A公司发起要约收购,报价为每股15元,收购消息刺激A上市公司股价上涨,但由于收购一般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反垄断等监管的干预、竞争者的搅局、股东要价更高、税收政策等,所以A上市公司每股股价一般不会涨到15元,可能只会涨到13元左右。如果投资者经过分析,觉得交易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他就可以在市场上以每股13元买人,最后以15元卖给B公司。老巴的做法是只研究那些要约收购已经对外公布、变成公开信息而不是停留在传闻阶段的公司,判断最终交易达成的可能性,计算套利的空间,以此决定是否交易。有时候,虽然套利的价差比较小,但加上杠杆,就可以放大收益。比如,要约收购价是每股100美元,而股价是每股95美元,这时投资者只要进场以每股95美元买人股票,加上几倍杠杆,就可以轻松达到年化20%的收益率。出于安全考虑,老巴设置了借款的上限不能超过合伙企业净资产的25%。1962年加利福尼亚州联合石油公司收购得克萨斯州国家石油公司是老巴并购套利的代表作。1962年初,并购传闻开始烽烟四起。4月初,正式公告发布。公告发布大约6个月后,交易正式完成。在交易完成前,老巴陆续买人得克萨斯州国家石油公司的债券、普通股及认购权证。最终债券实现了年化20%的收益率,普通股及认购权证实现了年化22%的收益率。 从1956年巴菲特合伙企业成立到1969年合伙企业解散,老巴非常娴熟地运用了上述两个策略,使得合伙企业的每股净值从1元增长到了28.88元,13年间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29.5%(复利)。与老巴类似,芒格早期也有一家合伙公司从事投资:和惠勒的合伙企业,该公司从1962年成立到1975年结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8%,同期道·琼斯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只有5%。 随着巴菲特合伙企业资产的膨胀,上述策略的局限性也慢慢地显现出来了: ·市场上不会总有那么多的便宜股票可以买人,也并不总有那么多套利可做。 ·便宜股的价格修复,有时可能很快,一年就完成了,有时则需要数年。 ·老巴在购买这类股票时,只要价格够便宜,就不会在意管理层有多烂。而事实上,不少这种类型的公司都是做着差劲生意的便宜股票。长期而言,很可能是毁灭而非创造价值。像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维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存贷银行Weseo,买人股票的价格比清算价值打折后还低,但这两笔投资最终都带来了灾难。 ·这两种策略的市场容量都有限,随着老巴资产的膨胀,他需要更大容量的策略投放他的现金。而好公司的市场容量理论上是无限的,以苹果公司为例,2018年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想怎么买都行,老巴就算买500亿美元,也就只占公司市值的5%而已。 当然,事实胜于雄辩,最能说明巴菲特合伙企业早期策略与芒格的“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或伟大企业的股票”之间的差距的,是真实发生在老巴身上的案例:老巴在1951年以1.3万美元买入350股的GEICO保险公司股票,次年以1.5万美元卖掉,转而去买人市盈率只有1倍的西部保险的股票,而在往后的二十年间,当时被卖掉的价值1.5万美元的GEIC0股票的价值却增长到1300万美元,足足翻了800多倍!他于1966年以500万美元买入的迪士尼股份,在1967年以600万美元卖出,结果这些股份到1995年价值超过10亿美元,30年上涨了200倍! 第二节“从猩猩到人类的转变”: 购买喜诗糖果 巴菲特合伙企业1956—1969年13年的表现是杰出的,但历史不甘于让巴芒仅仅停留在杰出层面,于是伯克希尔来到了转折之年——1972年。说这一年是转折之年,是因为老巴不仅在思想上早已完成了从购买廉价股票到以好的价格购买伟大的企业的转变,并且和芒格一起迈出了行动的步伐,完成了“从猩猩到人类的转变”,这个转变的标志就是购买喜诗糖果。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