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先农坛听雨——从中国古代建筑说开去
字数: 12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应急管理出版社
作者: 古枫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0208638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2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古老的先农坛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的建筑陈展和自身记忆已经给世人带来诸多惊喜。参观的过程中,你会忍不住惊叹称奇,品出其中醇厚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魅力。《先农坛听雨:从中国古代建筑说开去》中主要记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以及先农坛的古今沧桑,尽可能用文学形式去描述,以使建筑与历史及人物相融合,减少就屋说屋、就事论事的枯燥。此书是作者日久天长亲近先农坛、独具视角的一些感悟,书中有史书的严谨,也不乏散文的挚深情感,以曼妙的笔触描绘景物,以期读者能够触景生情,甚至心潮逐浪。
作者简介
古枫(李大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顾问。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员工,现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志愿者讲解员。其散文集《江上有好酒》,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并获第六届全国煤矿乌金文学奖;散文集《这里能听见心跳》,获第七届全国煤矿乌金文学奖。
目录
史诗篇
始祖智慧造房舍 特殊地域筑根基
夏朝旧都二里头 建筑目前新纪元
周朝旷世大营国 封王筑城定格局
列国纷争秦称霸 始皇伟构点江山
大汉建筑王者气 亭台楼阁展雄风
南北割据逢乱世 寺塔建筑独一枝
隋朝统国四十载 文化交融建奇功
大唐气韵凌霄汉 享誉海外美名扬
五代十国少伟构 双寺一塔也称奇
宋代诸国多个性 异彩纷呈显奇葩
元建大都奠基业 佛殿壁画满宫城
明清建筑堪精湛 辉煌谢幕享后人
营造篇
古建馆内双藻井 拜殿蟠龙北天宫
铺瓦为阵造屋顶 各具特色靓乾坤
榫卯凹凸舌槽吻 斗拱叠加翘出檐
呼风唤雨看螭吻 趋利避害脊兽行
梁柱枋椽壮筋骨 雀替虽小擎大局
五彩缤纷添靓丽 雕梁画栋传千年
金砖漫地两相映 琉璃做瓦一片金
远古走来大都市 千年积淀筑国城
民居杰作四合院 淳朴宅邸世代传
栉风沐雨沧桑事 古坛路转再逢春
一亩三分皇家地 天子耕糟亲扶犁
神秘坛台多机巧 阁内殿中皆称奇
……
情思篇
写在后面的话
摘要
始祖智慧造房舍 特殊地域筑根基 据考证得知,人类的先祖是居住在洞穴中的。这结论最早出自有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和裴文中,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洞穴进行考古时,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化石。这个重大发现在当年震惊了世界!与此同时,他们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十多个文化层,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北京猿人最早是生活在山洞里的,他们在洞中饮食起居,遮风挡雨,把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地,距今约20万~50万年! 换句话说,在20万~50万年之前,北京人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过着群居的生活,栖身之所就是天然的洞穴。无独有偶,同样是在龙骨山山顶洞,我们发现了“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这个群族也是居住在山洞里,他们将洞穴分为“上室”和“下室”两个部分。“上室”靠近洞口是居住的地方,“下室”在洞穴的深处是他们的墓地。从这种隔离的情况分析,“山顶洞人”已经开启了文明居住的萌芽阶段。 到了距今1万~2万年之间,原始人告别了动物的原始本能,开始由愚昧走向文明。又因为人口数量的繁衍增速,他们开始走出洞穴,由此产生了在陆地上搭建遮挡风霜雨雪、酷暑严寒的简易庇护所的欲望。这既是生存的客观需求,又是智慧的增长和进步。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北方冬季干燥寒冷,南方多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受兽洞和鸟巢的启迪,原始人创建了“穴居”和“巢居”。古典中记载有“上古穴居而野处”,“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考古的所有迹象表明,北方先民的原始住所普遍为地下和半地下,我们统称为穴居。拥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以及仰韶文化。最初称之为“袋穴”,开口小,穴深堂阔,只是这样的穴居进出极不方便,又潮湿,就逐渐移出地表,改为半地下,或用木构房架,在地表之上建房。考古研究表明,这时的穴居,已经具备了木骨泥墙,结构的框架里还设置了简易的门窗。我国陕西、山西一带的窑洞,就是先民穴居的遗存和延续。而在南方则出现了巢居,把木结构的简易住所建在树木之上,建在一棵树上的为单株,建在多棵树上的为多株。下面预留一米高矮的空间,在上面架构简易居所,用木梯上下,如鸟巢一样,因此叫巢居。悬空的部分可以防止潮湿,甚至洪水,并可阻止野兽对人类的侵袭。巢居在长期演变的进程中,发展到直接把砍伐的树木矗立在地表,使相应的木料相互捆绑搭接成屋,下面依旧悬空,这种结构的建筑,统称为干阑式,是由穴居发展演变的结果。穴居和干阑式都是人字形的屋顶,穴居的抬梁技法与干阑式的榫卯结构,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融为一体,就诞生了夯土木架结构的初始原型。 穴居和巢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起源,是最早的始发点。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所以不管是穴居还是巢居,抑或是干阑式,它们的门面都是朝向南方的,为的是迎接和享受温暖的阳光,而在背后用墙壁抵御寒冷的北风。从根上说起,以后中国建筑的主要形态大都是面朝南方的,我们统称为正房,都是面南背北的构建方式。古人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了泥土被火烘干具有变硬的性能,由此出现了以黑陶和彩陶为代表的原始陶器,这在南北方的古建遗址中均有发现,那是最古老的陶器。这里应该提及的是,它为以后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从真正意义上的准建筑规范测定,中国古代建筑的雏形可以定格在距今7000年之前。1973年我们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40000平方米的干阑式建筑的遗址,这里的建筑再不是一树一屋的孤立存在,而是连成一片。拥有规模的整体长23米,进深7米,外加1.3米的前廊,并普遍使用了木骨泥墙和规制的门窗。挖掘中还发现了稻谷,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先人在母系氏族阶段已经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在河姆渡,除了出土的石器、骨器、玉器、木器、陶器外,还出人意料地惊现了四十多种木制的榫卯构件,房架的垂直交叉处均为榫卯连接。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