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时期国学期刊汇编(三辑)

民国时期国学期刊汇编(三辑)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武秀成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146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80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学类期刊的总集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国时期国学期刊汇编》及《续辑》的第三编,继续收录民国时期国学研究类的期刊。本辑对前两辑收录的民国时期国学期刊进行补充并,包括《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国学专刊》《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国光杂志》《儒效月刊》《国学月刊》《国学界》《文哲月刊》《北强月刊国学专号》《国史馆馆刊》《古学丛刊》《文史季刊》《国学月刊》《学原》《文史哲季刊》等共计15种刊物。
作者简介
武秀成,南京大学教授,有名文献学家,著有《旧唐书辩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书,作为副主编主持《册府元龟》(校订本,凤凰出版社,2006年)的点校工作。
目录
民国时期国学期刊汇编(三辑) 期刊提要 1.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 周刊。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编,1927年1月创刊,仅发行三期,一卷一期至三期同出。虽仅出三期,文章不足十篇,但重视社会学与民俗学的倾向非常明显,主张用现代学术方法整理中国的材料,方法与视角较为现代。除此之外,《泉州的一次游记》一文,可看作早期田野调查的实録。是刊中比较重要的文章有顾颉刚《泉州的土地神》、张星烺《太王亶父嫁女葱岭考》等。 2.国学专刊 福建厦门大学国学专刊社编,双月刊。1926年3月创刊,1927年10月出至第一卷第四期。是刊以研究国学为“救亡之责”,内容分通论、专著、诗文评、文録、诗録、通讯等部分,各期互有详略。陈衍主编,主要作者除陈衍外有叶长青、吴士鉴等。陈衍为清季民国诗坛上之重要作者,故是刊所刊发诗文所占篇幅不小,其他则涵盖版本、语言、哲学等各方面。通讯一门,主要是国内外学者与陈衍、叶长青等人的往来信件。陈衍亦有《周礼辩证》《史汉研究法》等学术著作刊发于此,展现了诗人治学的一面。 3.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季刊。武昌国立武汉大学编辑,1930年4月创刊,1943年停刊。刊名《文哲季刊》,自第7卷3期起迁乐山出版,改名《文哲学报》,卷期续前。是刊之创办与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关系颇深。王世杰任武汉大学校长时,武汉大学之文科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集中了闻一多、黄侃、谭戒甫、朱东润等一批优秀的学者。王世杰《创刊弁言》云:“国立武汉大学同人,鉴于国内学术期刊之缺乏,且因深信‘集合的研究’为学术进展的基本条件,乃一再集议,决定刊行三种期刊,即社会科学季刊,文哲季刊,理科季刊。……使成为全学术界之公共刊物。”则其创刊之意,在于使学者之研究成果能够得以汇集,从而使本校学者之间、本校学者与校外学者之间能够形成学术交流,实现“集合的研究”。故其所刊发文章,虽研究对象仍以传统话题为主,但其研究方法多是现代的,且亦有陈西滢《易卜生的戏剧艺术》一类西方体裁的文章刊发。至是刊作者,既有受传统学术训练的学者,如刘永济、刘赜、游国恩等人,亦有接受西方教育的学者,如胡适、朱东润、雷海宗等人。可见,此刊之观念开放,兼蓄并包,且作者多为一时俊彦,是民国时期国学期刊中质量较高的一种。 4.国光杂志 长沙国光杂志社编辑。1935年5月创刊,1936年6月停刊。本刊原为半月刊,自1935年9月第9期起改为月刊,共发行18期。是刊秉持“中国文化,为欧美人所梦想不及者,唯孔子之道而已”之观念,主张孔教救国,主要栏目有社论、研究、时评、转载、国医、专著、文苑、杂俎、国学等。按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青年时曾就读于王先谦所办之崇古学堂,何氏笃信儒学,以儒学为救国之良方,主政湖南时还写过《大学古本讲义》等书,是刊中署名“何主席”者,即其文也。是刊登载之文,皆尊崇儒教,提倡读经,甚至反对当时教育部推行之简化字,则其内容可知。凡此之类,均可为民国时期孔教救国思潮之一剪影。 5.儒效月刊 河南开封儒效月刊社编,1935年7月创刊,1947年1月出至第二卷第十期。是刊所刊载多在豫学人作品,内容分为论文、专著、遗着、文苑等部分。是刊虽以“儒效”为名,但此“儒不囿于学派”,实就传统学术而言,故其登载文章除儒学外,旁及诸子、史学、天文等。主要作者有邵次公、靳志、杨耀远等人。杨耀远为是刊主编。其中文苑部分多刊载碑传,可为考证河南历史人物之资。 6.国学月刊 天津国学研究社编辑出版。1937年4月创刊,同年8月停刊。以研究传统典籍为主。 7.国学界 江苏无锡国学研究会编。1937年5月出版,仅出一期。是刊以“发扬固有道德,鼓励国学兴趣”为宗旨。是刊发刊词虽以胡适提倡白话与始皇焚书同为毁坏固有国粹之行为,但其登载文章却并非恪守传统考证之作。如孟宪承《欧洲之汉学》、顾实《中国政治哲学之名义》等文,视角与方法已较为现代。固知编刊诸人,所谓“提倡国粹”者,与抱残守缺者不可同日而语。 8.文哲月刊 北平文哲月刊社编。1935年10月创刊,1937年1月出至第一卷第十期。是刊以“文哲”为名,内容编排大抵为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在前,而关于古代文学的文章在后。是刊较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哲学思辨意味特重,许多文章已接近现代哲学的视角,如熊十力《中国哲学是如何一回事》、胡石青《我们如何去认识宇宙》等。同时,是刊还登载一些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传统的文章,如杨树达《古音咍德部与痕部对转证》等。视角与方法的新旧,在此刊中体现尤其分明。是刊主要作者皆在京学人,如熊十力、冯友兰、刘盼遂、李长之、朱光潜、闻一多等。 9.北强月刊国学专号 《北强月刊》由北平北强学社编辑,北平民友书局发行,1934年4月创刊,1935年6月停刊。该刊原为双月刊,自1卷第3期起改为月刊,第1卷出6期,现存2卷12期。 《北强月刊•国学专号》为1935年秋季出版,仅收録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裴学海《古书疑义举例四补》、杨筠如尚书核诂》、汪桂年《老子通诂》四篇。 10、国史馆馆刊 季刊,国史馆编,1947年12月创刊于南京,1949年4月出至第二卷第二期。是刊为国民政府之国史馆主办刊物。国史馆为国民政府之修史机构,是刊内容则多为史馆所拟人物传记稿,刊发诗歌亦多为与特定人物生平相关,如《挽陈子去病》等,亦有讨论修史理论与义例的,如夏敬观《读刘知几史通书后》、马騄程《中华民国史义例及意见书》等。是刊所登载拟传多撰写郑重,史料价值较大。除了传记诗歌之外,是刊还登载一些国史馆的启事与会议记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1、古学丛刊 双月刊,北京古学院编,1939年3月创刊于北京,1940年7月出至第九期。北京古学院成立于1938年,院长为江朝宗,成员多为清季遗老、清史馆旧人与失意政客,如吴廷燮、杨钟羲、吴闿生、夏仁虎、郭泽沄等人。是刊之栏目有学篇、文篇、艺篇、专载、杂俎等。是刊之作者群体多为古学院成员,因其学术背景多是传统的,故其文章亦多以文言写作,方法与体裁都是传统的。老辈学者学养深厚,其间颇有佳作,如刊中陶北溟之金石跋尾、吴廷燮之地理学,均有裨学术。 12.文史季刊 季刊,国立中正大学文史季刊编委会编,1941年3月创刊,1942年3月出至第二卷第一期。是刊为中正大学中文系之刊物。故其所録,大抵为中正大学师生作品,大抵仍以考证、诗文作品为主。然其间有英诗选译,有《印度毱多王朝之佛教美术》,则其内容不限于传统学术。又其中登载之《明人防倭著述考》《日本武士考》等文,以时事度之,未可纯目以考据。又是刊第二期登载有关史志纂修多篇论文,可为治史学史之资料。至其登载之诗文,至有以《赠美国罗斯福总统》为题者,亦古诗之新变。 13.国学月刊 是刊出版于1945年1月,仅出一期,但署“国学月刊社”,其后记言“很久以前,同学们便希望办理一个国学性质的刊物”,则此刊似为某大学之国学刊物。但全刊内并无学校名称。考后记中所言“傅老师”“俞先生”“彭先生”等人,即对应是刊作者中的傅岳棻、俞静安、彭主鬯。考傅芸子于1945年发表《近年来国学研究在北京》一文,其中记北平师范大学之师资力量,傅岳棻为国文系主人,俞静安、彭主鬯均为国文系教师,则知是刊为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之系刊。虽只一期,但其中颇有佳作,如尚秉和之论易学,俞静安之论前四史义例,孙海波论《说文》六书,均学有专长,非泛泛者可比。 14.学原 月刊,学原社编,1947年创刊,1949年出至第3卷第1期。是刊实为徐复观退役后与商务印书馆合办之刊物。徐复观虽师从熊十力,但此刊并非纯粹之哲学刊物。是刊虽多登载熊十力、牟宗三等人讨论儒学之文章,却亦不废史学与文学之研究,如治史学之罗尔纲、金毓黻、岑仲勉,治文学之游国恩、逯钦立,均在是刊作者团体中。是刊中虽有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这样的传统札记体著述,但大部分登载的文章皆为现代意义上的论文,其体制已与现代学术刊物接近。其内容丰富,作者多为当世学者中的佼佼者,是刊价值重大,质量较高。 15.文史哲季刊 季刊,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编,1943年1月创刊,1945年11月出至第三卷第一期。是刊为国立中央大学出版的文史哲学术研究刊物,主要刊载文学、哲学、史学等三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刊每期容量颇大,几有二三百页。观其所载之文,如《十七八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思想》《希腊悲剧中的人生观》之类,知其研究对象非局限于传统四部之学。是刊作者多为国立中央大学之教师,内容质量较高,对于研究文史哲的学术史回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录:篇名索引、作者索引(第36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