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 字数: 1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王国维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333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珍稀手稿足本典藏版,国学大师王国维古典美学绝响,附赠学词入门经典《白香词谱》) 2.全本全译全注,至真至纯至美。另收录50篇《未刊稿》及12篇《删稿》。 3.学而书馆历时三年校、注、释、译,无需古文基础。胡适、鲁迅、陈寅恪极为推崇! 4.《人间词话》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并阅读的经典,,不仅对于传统词作的学习有裨益,对于文化审美,思想认识,哲学思辨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帮助。 5.王国维是杰出的国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文字学、词学、红学等多个学科均有深诣和创新。 6.全书封面设计唯美,版式疏密得当,方便学习和笔记,原文与译文不同字体区分,方便阅读和查找。 7.《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颇负盛名的词话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作品,堪称中国发展目前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全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文字妙语连珠,见解独到,不仅有对诗词作品的点评,而且对历代词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评价,可谓难得的国学经典、美学巨著。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初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再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生前著述六十余种,批校古籍逾两百种。其作品《人间词话》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目录
001 人间词话 063 人间词话•未刊稿 113 人间词话•删稿 129 附录
摘要
     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注释] 1、境界:原指疆界、疆域,此处借用佛经中的概念,指“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即人的感受能力之所及,或精神上所能达到的境地。文艺作品中的境界指情、景和事物交融所形成 的艺术高度。 2、高格:作品的品第、等级高,或取意高妙,或格调高雅。 [译文] 填词以创造境界为优选准则。具有境界自然成就高格,自然产生名句。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绝妙无双正在于此。 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 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注释] 自然:此指客观世界,即兼指现实人生和自然界。下同。 [译文] 诗词中有“造境”,有“写境”,这是理想和写实两派的区别。然而这两派很难分辨。这是因为大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一定会和自然吻合;所描写的境界,也一定接近理想的缘故。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a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 1、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一作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北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3、东晋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金代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 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上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5、豪杰之士:这里专指文学上不拘一格的大家。 [译文] 诗词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就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就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观察外物,所以外物都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 彩。“无我之境”,是作者尽可能客观地描写外物,所以不容易看出哪些地方有作者的感情,哪些地方是客观写物。古人填词,写出“有我之境”的情况比较多,然而未尝不能写出“无我之境”,这全在于杰出的词人敢于独树一帜。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